举行独立后首场与金禧国庆检阅礼 政府大厦前大草场承载老兵珍贵回忆

新加坡有意为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涵盖的建筑包括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国家美术馆、艺术之家等。(陈渊庄摄)
新加坡有意为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涵盖的建筑包括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国家美术馆、艺术之家等。(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承载着崔文才和穆克帝尔星这两名武装部队退役中校,以及无数人的珍贵记忆,如今这些地方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他们很是欣喜。

1966年,新加坡举行了独立后的首个国庆庆典。当时的新兵崔文才和穆克帝尔星跟着队伍迈开整齐的步伐,在现场群众注目下从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场一路步操到尼路。那段令人内心激动的体验让这两名新加坡武装部队的退役中校毕生难忘。

崔文才(77岁,退休者)回忆当年说,那一天很晴朗,队伍中人人一身作战装备、手持AR-15步枪,出场后受到全场喝彩。

2015年的金禧庆典上,崔文才和穆克帝尔星(Mukhtiar Singh,76岁,健康机构创办人)重返大草场,跟着怀旧检阅礼队伍亮相。

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承载着他们两人和无数人的珍贵记忆,如今这些地方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他们很是欣喜。

崔文才说:“我希望将来卫国广场建成后,我们还可以不时在大草场举办国庆庆典。”

穆克帝尔星在中学时期是越野跑运动员,经常和同学到大草场锻炼。他后来不只在那里参加了国庆庆典,还表演过锡克教徒的传统邦拉舞。“大草场有我的宝贵回忆,如果申遗成功,将为它增添多一份特殊意义。”

古尔纳尼在政府大厦前大草场附近办公约34年,对他而言这个地区是充满魔力的地方,他希望更多人能够欣赏它的历史人文。(叶振忠摄)

私人投资者古尔纳尼(Deepak Gurnani,62岁)在34年前举家从印度搬来新加坡,当时就在大草场附近的水仙门中心开设公司,不久后买下办公室,沿用至今。

他一有空暇就会到附近的绿地散步,绕过新加坡康乐俱乐部和板球俱乐部,欣赏市中心美丽的天际线。

古尔纳尼说,这个小小的地方汇集了政府以及艺术与文化建筑,并拥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就可以让更多人欣赏到它的独特面貌。他也是水仙门中心管理公司的主席,参与了文物局今年1月至2月间为准备申遗而举办的小组讨论会。

古尔纳尼说,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受到国际肯定必可带来积极效应,因此小组对这个决定表示支持。

地区发展是否会受此影响虽然是一大顾虑,但古尔纳尼认为,这得等具体计划公布了才可评断。“我相信政府不会亏待任何人。”

学者:圣安德烈座堂等是十分特殊建筑群

小组讨论会的参与者之一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曾若晖。这位建筑历史学家说,各方对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的重大意义基本一致。

他认为,从19世纪中建成的圣安德烈座堂到20世纪的前高等法院及政府大厦,这是一组十分特殊的建筑群。“大草场创造了开放空间,让大家有个地方欣赏这些建筑。这在十分密集的城市里也是非常独特的。”

虽然这些建筑与英国殖民历史分不开,但曾若晖认为,建筑如同社会一样,不应该受困于过去。“建筑可以承载不同含义,比如当我看到前政府大厦时,我不会只把它看做殖民时期的建筑物,而是会把它跟我这些年来观赏国庆庆典的回忆联系起来。”

文史专家:若成功申遗可加强建筑及地底文物保护

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在新加坡历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受访文史专家认为,这一地点适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若成功申遗将有助加强建筑和地底文物的保护。

本地文史研究者林坚源说,政府大厦前大草场和周围地区见证了我国至少700年的历史,例如桑尼拉乌他玛(Sang Nila Utama)在登陆时曾在这一地区看见一头像狮子的野兽;约翰·米克西奇(John N Miksic)副教授在大草场考古时曾在地底发现一层白沙,这相信正是《马来纪年》中所描述,桑尼拉乌他玛当时望见的沙滩。

他指出,尽管政府大厦前大草场和周围地区让人联想到我国的殖民历史,但这一地点也在我国脱离殖民地统治并迈向独立的历史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申遗,有助新加坡人认识这一地点的价值,以及它在新加坡建国之路所扮演的角色。考虑到这一地区见证了我国许多历史事件,我认为成功申遗的概率相当大。”

地底可能挖到古城墙

除了建筑本身具历史意义,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戴柔星博士指出,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的所在地区为新加坡古城,地底下也蕴藏丰富的历史文物,甚至或还可能挖掘到古城墙。

戴柔星曾在2019年担任东南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负责梳理并分析考古团队从皇后坊一带挖掘的陶瓷器。他说,当年的皇后坊考古发掘工作共出土约三公吨的文物,在陶瓷器当中,52%为中国瓷片,39%是本地和东南亚陶片,说名了区域间的蓬勃贸易关系。

他认为,若申遗成功,这些建筑将能获得更好的保护,若能展开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或有更重要的发现。“由于城市建设,本地许多现代建筑已‘打破文化地层’,即能够提供历史信息的地层已被破坏。只有古建筑下面,可能保存了能够提供历史信息的地层,所以保护这些建筑、不要再加建扩建特别重要。”

新加坡传统文化学会会长李振达博士则说,即便期待这次能成功申遗,但也希望政府日后在选择申遗地点时,能够考虑其他与本地社群相关的选址。

这包括,相信是中国以外面积最大的华人墓地武吉布朗,以及曾是周围地区朝圣者乘船前往麦加时的重要中转站甘榜格南。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