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银行从今年8月起逐步推出的反恶意软件诈骗措施已见成效,至今协助客户避免至少1860万元的损失。
新加坡银行公会星期二(10月24日)发文告透露上述数据时,也说随着本地主要零售银行加强安保措施,避免客户陷入诈骗,今年首九个月已从各类型骗案中,避免和协助客户追回5760万元损失。
新加坡警察部队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透露,今年1月至8月,警方接到超过1400起恶意软件诈骗的报案,涉及款项至少2060万元。在当中的30起案件,受害者称骗子“入侵”银行户头后,通过信用卡预支现金的功能借贷,再再将款项转出。
7月和8月受害者人数和上半年一样多
根据此前数据,警方今年1月至6月接到超过750起恶意软件诈骗的报案,涉及的金额至少1000万元。这意味着,今年7月和8月的两个月内,受害者人数就和上半年一样多,所涉及的款项也增加超过一倍。
为了更好的保护客户免受恶意软件诈骗,本地不同银行从8月份起陆续推出针对恶意软件的措施,让银行手机应用增添具备防诈侦测功能,更好地保护客户免受骗。
当中,华侨银行和花旗银行分别在8月5日和9月15日推出措施。星展银行、储蓄银行和大华银行则在9月26日宣布推出类似新措施。
银行公会在文告中说,银行将继续推出新的反诈骗措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诈骗模式。“这些措施可能对客户造成不便,但这些都是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保护客户免受诈骗,并维持他们对数码银行服务的信心。”
银行公会说,银行都有各自的酌定善意框架(discretionary goodwill frameworks)协助坠入骗局的客户,让他们免受诈骗所带来的全面财务冲击。银行在采用框架时,会仔细审查每起案件的情况,以及考虑诈骗手法的复杂程度和客户的财务状况。
银行公会吁公众只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
银行公会也和不同的银行合作,提高银行客户对新类型诈骗模式的认识,以及指导能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例如,银行近来一直提醒客户小心恶意软件诈骗,并劝请他们只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手机应用。
银行公会常务主任洪爱雯说,打击诈骗需要当局、银行和公众共同的努力。“虽然银行致力保护客户免受诈骗,也会体恤客户,但对打击诈骗来说,公众的警惕依旧非常重要。”
她指出,公众应在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例如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等,同时也要提醒家人和朋友保持这样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