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自动驾驶汽车,或者是医生依靠人工智能生成的诊断所做出的决策,都必须考虑到人类世界的情境和价值观;正在开发和部署前沿人工智能的国家也应通力合作,在展开不可避免的竞争时,要为了各方的安全一起努力。
李显龙总理应英国首相苏纳克的邀请,星期四(11月2日)以线上方式,参加在英国举行的人工智能安全峰会。
他2日晚在脸书贴文说,人工智能领域正迅速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引发深刻的伦理问题,人们必须加强对人工智能伦理以及如何推广有关应用的理解,包括让人工智能系统了解人类世界的情景与价值观,以及推动不同国家的合作。
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与我国 在安全测试方面展开合作
他说:“在人工智能系统出现问题时,没有人会从中受益。各国最终须要建立一些全球共识,让系统更安全,避免导致战略风险和不稳定。”
李总理对英国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表示欢迎,并指出这个机构也会与新加坡在安全测试方面展开合作。
他在峰会上发言时介绍,新加坡在这方面已踏出一小步,比如借助人工智能验证(AI Verify)和评估沙盒,降低人工智能方面的风险。
他也强调,各方都必须参与制定人工智能规则和保障措施,而不只是美国、中国和欧洲这些主要的研发者。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参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也会受到影响,包括它带来的益处以及风险和负面影响。
李总理说:“新加坡很荣幸能够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工作,使我们都能分享人工智能的好处,让它成为有益的力量,为我们的共同繁荣做出贡献。”
我国外交部也发文告指出,新加坡—英国战略伙伴关系今年9月启动,其中包括针对人工智能等关键和新兴技术的国际标准、监管框架和操作准则进行协商和推广。
人工智能是“不受护照限制的课题”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则代表我国到英国布莱切利园(Bletchley Park)出席会议。
布莱切利园在人工智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被尊为人工智能之父的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Alan Turing),二战期间就是在这里带领一组科学家成功破译德军的密码,为提早结束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事做出贡献。
根据通讯及新闻部发出的文告,杨莉明在代表新加坡发言时,阐述政府如何在避免扼杀创新的同时,确保作为公共利益的人工智能研发工作能够展开。新加坡也强调,人工智能是“不受护照限制的课题”,有必要让各个国家与企业摒弃竞争本能来寻找共同点,以便让这类讨论为全球公域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杨莉明也主持一个由33方参加、主题为“前沿人工智能科技失控风险”的圆桌讨论会。她在总结会议时提出,各方都要培养安全研发人工智能的全球专才,打造更安全一致、具有保障的模型;深化人工智能测试方面的合作,增强识别和缓解风险的能力;以及保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为这一重要课题引入不同观点。
她说:“政府、业界、学术界和公民社会要齐心协力,交换意见和关切点,希望最终能够共同创造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有效造福经济和社会。”
杨莉明也参加了另外三场圆桌讨论会,课题涵盖政策制定者、未来的合作,以及人工智能科技给全球带来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