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群情汹涌的示威人群,警察机动部队一字排开,不畏惧暴民抛来的任何物件,坚毅地举着盾牌步步向对方逼近,并发射含有橙色颜料的漆弹和催泪弹,头盔上的摄像机同时清楚拍下暴民的样貌。
警察机动部队(Police Tactical Unit,俗称镇暴队)隶属警察特别行动指挥处,成立至今已有70年,人数从150人增至500人,制服、训练和装备也顺应时代演变不断改进。
警察部队日前邀请媒体到内政团队战术中心,介绍警察机动部队多年来的发展和演变。
警察机动部队是双任务队伍,除了镇暴之外,在有人持械扰乱治安时,他们也会奉命出面应对。
真枪实弹杀伤力不同 装备枪械重量共20公斤
由于两种情况的危险大不相同,机动部队队员所需装备和枪械也不同,但总体重量都约为20公斤。
在面对有人持械这类公共安全事件时,队员须佩戴防弹背心和头盔,所用黑色盾牌也较为厚实,还有防毒面罩和手榴弹等,配备的枪械也是真枪实弹。
碰到示威暴民等破坏公共秩序的事故时,队员则使用透明且较轻的盾牌,以及佩带与来福枪相似的P4枪,这类枪只发射用于标记暴乱者的橙色漆弹,或是类似催泪气的刺激性物质,以杀伤力较小的手段有效控制暴乱场面。
头盔装摄像机 拍下暴乱过程及辨认暴民
另外,机动部队队员头盔装有摄像机,能拍下整个镇压暴乱的过程,便于后续调查,以及确认暴民。
在日前的介绍会上,媒体也有难得的机会,一睹机动部队在应对安全威胁时的执法行动。
警察机动部队首先示范他们处理多名枪手挟持人质的情境,一组队员乘坐俗称“红车”的防爆应急警车赶到现场,他们先制伏几名站在外头的枪手,随后朝其中一个房间丢出烟幕弹,接着分为两组前冲,一组救出受困公众,另一组再朝另一个房间抛出手榴弹,把房间里的枪手制伏,接着派出K9警犬找出藏匿起来的枪手。
《联合早报》记者也在警方的安排下,当了一日的镇暴队队员,在模拟场景里对抗“暴民”,亲身体验队员执行任务的难度。
尽管记者无须全副武装,不用穿戴约20公斤的完整装备,但得在六分钟内穿好部分装备也极具挑战。穿戴这些厚重又闷热的装备,还得聚精汇神应对紧急情况,非常消耗体力。
穿戴好装备后,记者接着拿起盾牌站在最前线,与机动部队队员一同面对约20名“暴民”。
队员先用扩音器劝诫暴民撤离,但暴民却不断叫嚣,还抛掷砖块、木条和椅子。记者拿着的盾牌被砖块打中,确实感觉到撞击力度相当大,但记者还是紧持盾牌,继续与队员向前进逼暴民。
P4枪是为警示暴民 射颜料以便过后辨识
过程中,有队员朝暴民开P4枪,之后几名队员上前,移开暴民设置的障碍物,暴民被迫节节后退。这时记者跟着队员向前冲,暴民吓得丢下物品跑开。
站在第一线面对暴民,记者深刻体会到机动部队队员的不易,不管前方有多大的威胁,队员都得毅然筑起一道防线,不能因为害怕跑开或闪躲。
除了镇暴,记者也亲手开P4枪,以水弹取代橙色漆弹,向不远处的人形枪靶发射。由于发射P4枪主要是警示暴民,并给他们上颜料以便过后辨识,因此目标是对方身体中间或手臂,避免击中头部。
警察机动部队指挥官警监胡文光说,警察机动部队这些年来一直顺应变化的环境训练警员,应付一系列的公共安全与秩序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