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从小贩摊位起步,梦想日后开餐馆,但在万国小贩中心卖娘惹菜的黄子瑄(53岁)却走了一条不同的路,曾是大餐馆掌舵人的她,如今甘愿屈身小摊位。

黄子瑄的创业之路可追溯到19年前。2004年,34岁的黄子瑄在做了两年功课后,在武吉知马开设她的第一家餐馆——花火(Hanabi)日本餐馆。这家餐馆因食材新鲜、服务周到,曾是前部长林瑞生推荐的爱店之一。

餐馆开业一年后便在桥北路开了分店。2007年,有公司开出很好的价格收购餐馆,黄子瑄因此决定出售,并签了三年合约,帮助这家公司继续管理餐馆生意。

合约到期后,她另起炉灶,在里峇峇利开了另一家日本餐馆,一直经营到2017年。谈到之后为何淡出餐饮界,黄子瑄解释,她因人手短缺,经常得将顾客拒之门外。外加孩子当时也还小,她因此决定歇业来多陪伴他们。

转战娘惹菜 填补市场“缺口”

如今,三个孩子已成年。黄子瑄说:“他们非常独立,有自己的朋友,所以当机会来临时,我非常感兴趣。”

延伸阅读

七旬姐妹征服全程马拉松
七旬姐妹征服全程马拉松
当早期介入教师14载 为特需儿童学习添姿彩
当早期介入教师14载 为特需儿童学习添姿彩

然而,这次她不再卖日本餐,而是转战娘惹菜,摊位售卖干叻沙、五香,以及杂菜等料理。黄子瑄说,外婆有娘惹血统,多年来,热爱烹饪的外婆和母亲收集了很多娘惹菜食谱,并自行改良。

“我发觉娘惹菜这个市场有个缺口。很多卖娘惹菜的都是中档或高档食肆,更别说本地能烹调出美味娘惹菜的餐馆并不多。好的餐馆都很贵,所以我想尝试填补这一空白。”

此外,餐饮业人力短缺的问题也仍存在。黄子瑄说,之所以选择开摊位,而不是开餐馆,是因为在小贩中心营业解决了很多问题。“我无须担心洗碗、收碗,还有聘请服务员。让我头痛的大部分问题都没了。”

黄子瑄希望把烹调娘惹菜的过程规范化,形成一套标准操作程序,日后通过销售现成酱汁或特许经营模式,为其他小贩简化程序,让他们无须聘请那么多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