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多年来在商品、服务和数码贸易建立了深厚联系。在既有的基础上,新加坡企业和商家看好两地未来在数据中心和绿色经济的投资与发展。
马来西亚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925亿美元(约1236亿新元),而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第二大贸易伙伴。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柔佛州,2022年的经济规模大约是375亿美元,占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十分之一。
我国与马来西亚在今年初签订谅解备忘录,拟在柔佛州建立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两地企业和商家对于未来更进一步的经贸发展引颈期盼。
贸工部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回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多年来,柔佛与新加坡建立了更牢固的经济伙伴关系,两地之间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因此柔佛成为许多新加坡公司的主要投资目的地。”
贸工部和企发局也说,新马正在讨论加强新加坡与柔佛之间的跨境互联互通,以提高商业效率,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认为,柔新经济特区是一项双赢举措,有利于两国的企业和社会。我们正努力达成全面的柔新经济特区协议,并将在今年迟些时候举行的第11届新马领导人非正式峰会公布最新进展。”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国际商务部执行总监纪华胜受访时指出,新马双边贸易不断增长,不仅是商品贸易,还有服务和数码贸易。
纪华胜说:“随着服务贸易的增长,两国居民往来也逐年增加。 冠病疫情后,我们看到跨境人流已恢复到大流行病前的水平,在高峰期甚至超过了这一水平。”
新加坡商家:不论有没有特区 在柔投资都利多
旗下拥有主打韩式快速美容Kskin和快剪服务Kcuts等九个品牌的KC Group,去年8月首次进军马国,选在新加坡人熟悉的城中坊(City Square)开了第一家Kskin。
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吴建文受访时说:“新加坡人到新山消费都会找熟悉的品牌。我们在新山第一家店,一个月就达到收支平衡了,过去要三个月才能做到。”
首店销售超出吴建文预期,令他更有信心继续在马国拓展市场。Kskin目前在新山和吉隆坡有五家店,接下来还会在这两个城市多开三家店,并计划拓点到新加坡人也很熟悉的马六甲。
吴建文认为,租金和人力相对便宜,是在马国发展业务的优势。
马来亚银行一份分析报告指出,柔佛的成本优势明显,制造业的薪资水平比新加坡低80%以上,酒店业低40%,企业和商家须要负担的平均电费比新加坡低60%。
去年,柔佛吸引了751个投资项目,总值430亿令吉(约123亿新元)。今年第一季,该州就批准了221个项目。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机械与设备、食品加工、电子电机,以及化工与石化四个领域。
农业大宗商品贸易商新加坡安锐可国际(Agrocorp International)去年与日本雪印惠乳业(Megmilk Snow Brand)合资发展植物蛋白萃取业务,并在新山投资建厂。
安锐可首席执行官维贾伊(Vishal Vijay)受访时透露,已敲定建厂地点,正在完成详细的工程设计,希望能在今年底动工。
维贾伊说:“柔佛是制造业的腹地,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港口和人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特点。”
对于柔新经济特区的前景,维贾伊表示乐见其成。“我们决定在那里投资,是在经济特区宣布前。特区落实与否,这项投资对我们来说都只有利多。”
曾获得高度重视的新隆高铁项目被搁置,使得一些人不看好柔新经济特区能落实。大华银行研究主管全德健却认为,这次不一样。他指出,自2016年以来,马来西亚明显受益于供应链多元化的全球趋势。
全德健看好柔佛有潜力成为“东南亚的深圳”。他说:“以柔佛本身的经济基础,和当今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跨国公司若要在新加坡或中国之外寻找第二个运营地点,它会是‘新加坡加一’,或‘中国加一’战略的重要一部分。”
新柔特区结合两国互补优势
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早前透露,马国政府预计从6月起与新加坡政府协商,放眼今年底敲定及签署柔新经济特区协议。
根据柔州政府建议,特区的覆盖范围包括新山、依斯干达布蒂里、巴西古当、古来、笨珍和边佳兰六个地方政府辖区,总面积3505平方公里,是新加坡面积的将近五倍。
2006年至2023年9月,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吸引到的投资累计达4095亿令吉。在去年首九个月吸引到的336亿令吉中,投资区域数据中心占224亿令吉,77亿令吉来自制造业。
马来亚银行分析认为,新加坡在全球金融、物流和先进制造的能力,加上柔佛相对便宜的土地、能源和人力,使柔新经济特区对吸引外资极具竞争优势。
美国科技巨头微软今年4月以1亿3250万令吉,在古来收购了一幅10万2560平方公尺的土地,据知是要建数据中心。
分析也说,新加坡大力发展数码经济和人工智能,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数据中心。新柔两地利用地理接近的优势,可最大限度降低数据传输延滞。
除了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纪华胜认为,以柔佛为连接点,马来西亚或将增加对新加坡出口绿色能源。
马来西亚去年取消了对新加坡的出口禁令,不久前宣布初步将对新加坡出口300兆瓦(MW)可再生能源。
新马两国都争取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以新加坡为总部的Equalbase,去年11月宣布与马来西亚双威集团合资80亿令吉,发展一座物流设施。
Equalbase首席执行官比肖夫(Nicholas Bischoff)受访时指出,这座碳中和物流设施,是公司在柔佛州持续扩张的一部分。“我们努力在2040年以前,所有新设施都达到净零排放目标。 ”
Equalbase自2003年起在马来西亚开展业务,2011年在柔佛购置了第一幅土地,至今在那里发展超过300万平方英尺的现代化物流设施,还有超过500万平方英尺的空间正在开发,将在未来两年内投入使用。
比肖夫指出,许多公司在柔佛成立区域分销中心,服务亚细安和亚太市场,提升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结合并进一步发挥新柔的互补优势,拓展我们的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