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视频带你浏览这座亲生态飞禽公园,探索专业团队如何在开发景点时实现人与自然、野生动物的共融共生。
继夜间野生动物园、河川生态园和新加坡动物园之后,万态保育集团如何在没有前例的情况下,从设计初期就融入可持续理念,成功打造一座与生态和谐共存的飞禽公园?
新加坡飞禽公园(Bird Paradise)的设计背后,是一个由约20位建筑环境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包括总策划、绘测师、工程师、生物学和环境学专家,以及数码、财务和营运专业人士。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与万态保育集团一致,即响应新加坡绿色建筑总蓝图,创造可持续性的生态旅游体验。
顺应地势 善用天然资源
万态保育集团永续方案副总监区国健指出:“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以敏感和谨慎的方式行事,以确保发展计划不会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
在勘察初期,设计团队就对地势、风向、水流以及野生动物生态进行了详尽研究,为后续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解释,现在游客走在飞禽公园里会感觉微风轻送,闻到树林的天然木质香,就归功于园区强调“顺风”、确保景区建筑布局不影响空气流通的设计原则。团队也利用树木作为天然屏障,再搭建有盖走廊,把阳光的热度阻隔开来。
他补充道:“我们精心选择建筑物的位置,既能享受自然环境提供的遮阴,又不阻碍自然风道,从而减少了风扇和冷气的使用。此外,安装在屋顶的太阳能板预计每年能满足万态野生动物世界7%至8%的电力需求。”
在节水方面,团队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措施。首先,通过收集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和清洁,这预计可满足园区5%的水源需求。其次,运用先进的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净化废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预计将为万礼生态区提供21%的用水需求,园区更因此荣获了2023年全球水源奖(Global Water Awards)。
贴心设计 助企鹅家园降温
说到可持续建筑,不得不提起获颁新加坡绿色建筑白金认证(Green Mark Platinum)的海洋网联船务企鹅湾(Ocean Network Express Penguin Cove,简称企鹅湾)。在常年炎热的新加坡,飞禽公园团队是如何以节能的方式打造出适合企鹅栖息的9至11摄氏度环境呢?
首先,团队利用周围的高坡来作天然屏障,为建筑物六成的范围提供了遮荫。其次,建筑本身在建造时就加入了额外的热绝缘材料,采用可通风的设计,完工后屋顶和外墙再种植上绿色植物。室内低温则是用磁悬浮制冷机来提供,采用非润滑油驱动,以减少能源消耗。此外,景区照明全部使用LED灯,用水则来自雨水收集系统和薄膜生物反应科技净化废水系统。
区国健说:“这些措施使企鹅湾的节能率达到40%,虽然初期投资成本比较高,但长期运营成本将大幅降低,具有成本效益。”
照顾动物 保护原生树木
在建造飞禽公园的过程中,万态保育集团将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动物和树木放在首位。
“为打造一个能兼顾人、动物和植物安全的环境,团队做出了许多新尝试。”——飞禽公园团队设计师黄佳怡
设计师黄佳怡指出,由于公园非常靠近中央集水地带自然保护区(CCNR),为避免自然生态受影响,团队把总计3公顷的土地设为建筑缓冲区,使飞禽公园和保护区可拥有高达50公尺的间隔。
区国健也举例说明团队如何确保野生动物的安全。为连接中央集水地带自然保护区的两片森林,以便让动物可以安全穿行,降低野生动物误闯入园区,万礼湖路上新建了一座44米宽、110米长的万态野生动物天桥。在桥梁建设期间,团队还特别安装了临时的人工跨越辅助设施,如设置杆子和绳梯,以帮助动物顺利越过万礼湖路。
“又如工程进行时,即便会影响进度,我们仍坚持最迟在傍晚6时收工,以免打扰野生动物的作息。此外我们也发现,土壤保护网的材质如果太硬,会伤害到受困的动物,因此我们选用了较柔软的材料如椰棕,来制作保护网。”
另外,在保护树木方面,除避免砍伐原生树木、小心移植之外,团队也额外栽种了54万株花草树木来绿化环境,同时为游客和飞禽遮阴。
智能施工 革新建筑环境业
所有承包商的高度配合,也帮助飞禽公园团队克服了建造过程中的挑战。其中,大林组新加坡子公司的高级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经理洪泽宏表示,他的其中一项任务是教育工友如何保护自己及救助困兽。此外,如果工程团队发现建筑器材可能会损伤原生树木时,会特别调整方法,例如,改用较小型的机器来进行打桩或击碎水泥。
参与勘察工作的大林组新加坡子公司项目经理辛帅则说:“我们用无人机来勘测17公顷的场地,包括树木的大小和高度,再将数据输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中,以缩短工程设计与规划的时间,也因此省下了30%的人工勘测费用。”
有别于传统的2D图,团队构建的是3D模型,包含了地形坡度、树木的位置等真实情况的数据。通过这个建筑信息模型,团队能把从设计到施工的所有合作方联系在一起,让各方读取当中的共享及时信息并作出应对,实现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管理整个方案。
例如,负责为巨型鸟舍打造钢材结构的TTJ设计与工程公司,就是利用BIM来得知每一根柱子安装点的准确地形,并算出柱子和所搭配托架的尺寸,然后量身定做每个结构组件。
“要精准铸造和安装这些巨柱是个大工程,因为采用了BIM,过程才能顺利无误,也更有效率。”——TTJ设计与工程公司总裁索姆
公司总裁索姆(Elavarasu Somu)表示,覆盖鸟舍上方的巨网总面积为14万平方公尺,而支撑巨网的柱子共有178根,直径最大为110公分,长度可达32公尺。由于不能现场焊接,柱子都是在工厂预制后被运到工地,逐根安装到对应的地点,缩短了现场施工的时间。
企业如何从建筑业转型中受益?
建筑环境行业对塑造新加坡的城市风貌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该行业特征为流程长且相互依赖,因此,所有业者的全面参与对于推动行业革新至关重要。
通过数码化、促进开放合作以及采纳创新的工作方法,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提高生产力并保持行业竞争力。
节省大量时间:使用BIM不需要创建数千张2D工程图。
提升工作效率:BIM允许3D建模和可视化,使跨专业合作更加顺畅。
降低受伤风险:场外预制减少了工人与重型机械的接触和施工危险。
缩短施工周期:大部分组件在工厂预制,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
提升建材质量:预制工厂的严格标准确保了建筑材料和制作的高质量
提高生产力:远程协调和数码监控让工程师可专注更高阶任务,如项目规划和数据分析。
节省能源:绿色技术和可持续设计降低了能源消耗,从而节省成本。
提高竞争优势: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商,在竞标未来的绿色发展项目时可提高竞争优势。
可持续设计与建筑进修课程
针对希望加入建筑环境行业或提高可持续设计与建筑专业技能的人士,新加坡建设局学院(BCA Academy)提供以下文凭和证书课程供选择:
文凭课程
中途转业提升课程
专业证书
绿色建筑认证专业人员证书课程(Certification Course for Green Mark Accredited Professional)
提升版绿色建筑认证高级专业人员证书课程(Enhanced Green Mark Advanced Accredited Professional Course)
“建设新加坡”系列展示新加坡建筑环境业如何改变城市景观,为新加坡人创造更宜居、可持续和充满活力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空间。(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