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豆制品和菜籽油所剩下的大豆渣和菜籽粕,听起来可能不太吸引人。但经过发酵后,这些农业副产品会变成营养又美味的食品添加剂,为植物肉增添“鸡肉香”和“鱼鲜味”。

南洋理工大学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团队,联合美国粮商邦吉(Bunge)利用大豆渣和菜籽粕,研发出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并计划在未来用于制作植物基(plant-based)食品,让消费者有更多口味选择。

南大食品科技项目(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主任陈维宁教授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以大豆渣和菜籽粕为原材料的固态发酵(solid-state fermentation)过程,不仅成本低,还促进循环利用。

陈维宁说:“这些农业副产品仍富含营养,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原料。”

合作项目研究助理巫盈慧解释,固态发酵指的是在豆渣中加入少孢根霉等未经净化的微生物,将植物蛋白分解成肽和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会促使氨基酸释放出不同的口味,如鲜味(umami)。

延伸阅读

用植物蛋白制支架 国大培育出更便宜的人造肉
使用日本食品科技公司食材 淡马锡理工生植物肉制成本地美食
使用日本食品科技公司食材 淡马锡理工生植物肉制成本地美食

巫盈慧说:“我们预计最终的成品会有类似鸡肉和鱼肉的口味,但也希望开发更多新口味。”

添加剂为全天然原材料和微生物 发酵过程产出人体有益维生素

许多消费者听到“添加剂”会误以为是科技合成产品,但陈维宁强调,原材料和微生物都是全天然的,发酵过程也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

大豆渣和菜籽粕等原材料将由邦吉供应。邦吉食品解决方案亚太区创新高级总监严友春博士说,邦吉的大豆原产地主要集中在北美和南美,但也会从其他地方引进原料,以满足合作项目的需求。

望利用添加剂创造更多乳制品替代品

至于添加剂未来会用于哪些产品,严友春回复询问时说,亚洲消费者对乳制品替代品的需求较高,因此希望将合作成果用于创造更多这方面的新产品。

邦吉是一家美国农业和粮食公司,主要负责油籽等农业产品的加工和贸易,目前在全球40多个国家雇有23万名员工。

南大和邦吉的合作项目,是新加坡农业食品创新实验室(Singapore Agri-food Innovation Lab,简称SAIL)自2021年成立以来的首个企业合作项目。双方于今年1月开始合作,项目仍在试验阶段。SAIL由南大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设立,旨在通过知识共享,促进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创新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