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了解亚洲人皮肤衰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我国三方科研机构将合作开展研究,并获得政府近1400万元的资助。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星期一(7月29日)发文告说,这项研究由新科研皮肤研究实验室(Skin Research Labs)主导,联合国立健保集团和南洋理工大学共同开展。这个名为皮肤老化与保养计划(Cutaneous Ageing & Maintenance Programme,简称CAP)的项目,获得了政府1390万元的科研拨款。

新科研介绍,这项计划旨在研究和解决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皮肤问题,如皮肤变薄、持续瘙痒和屏障功能变差等。这些问题对老龄人口构成巨大挑战。研究团队还将验证一个假设,即亚洲人的皮肤老化主要由全身炎症引起,从而影响皮肤维持结构和弹性的能力。

团队指出,在全球范围内,皮肤问题是非致命疾病中,医疗开销第四大的类别,影响约18亿人。然而,有关皮肤问题的研究大多关注白种人,针对亚洲人的研究代表性不足。新加坡人口具多样性,包含了主要的亚洲民族群体,为研究亚洲人普遍存在的皮肤问题,提供独特的机会。

亚洲人的皮肤与白种人皮肤有显著不同。例如,亚洲人的皮肤含有更多黑色素,能更好地抵御阳光,但更容易出现色素沉积和疤痕等问题。此外,亚洲地区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也会对皮肤老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延伸阅读

首次来到东南亚 世界皮肤病学大会周一我国开幕
首次来到东南亚 世界皮肤病学大会周一我国开幕

拟四年内建立亚洲皮肤数据库

新科研皮肤研究所执行董事沃特森教授(Rachel Watson)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了解皮肤如何衰老,对于保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计划在四年内建立数据库,涵盖健康和患病老龄皮肤的图像、生理测量数据,以及亚洲皮肤的分子图谱等。团队也会制作亚洲老龄皮肤的二维和三维模型。这些资料将为开发有效的治疗或干预方案提供重要支持。

团队说,通过加强行业对亚洲人皮肤病的了解,这项研究有望推动更多相关研究和治疗、预防方案的开发,预计将对医疗保健发展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