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诈骗电邮谎称须为商品付款,受害者转账后才发现坠入骗局,我国警方接获报案后,火速与东帝汶当局和国际刑警组织合作,起回约5300万元骗款,是迄今从商务电邮诈骗案起回的最大一笔金额。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六(8月3日)发文告说,受害者是一家本地商品公司,公司在7月23日报警指掉入商务电邮诈骗案。

调查显示,7月15日,受害公司的工作人员收到谎称是“供应商”的电邮,对方在电邮中通知须把一些商品的款项转入东帝汶的新银行账号。

“i”变“l” 诈骗电邮地址与真正供应商细微不同

工作人员没有察觉,诈骗电邮的地址与真正供应商不同,“i”已改成“l”。工作人员在7月19日,把4230万美元(约5613万新元)转入指定诈骗银行账号。

7月23日,真正的供应商通知工作人员没有收到款额,才发现落入骗局。

延伸阅读

323人涉欺诈或当钱骡 金额逾1000万元
323人涉欺诈或当钱骡 金额逾1000万元
骗子冒充银行和政府官员 63起案件骗1060万元
骗子冒充银行和政府官员 63起案件骗1060万元

我国警方接获通报后,迅速与东帝汶当局和国际刑警组织联系;7月24日,警方反诈骗中心得知东帝汶一个银行账号侦测到有3900万美元(约5175万新元),这个银行账号已被冻结。

5300万元骗款是迄今从商务电邮诈骗案起回的最大一笔金额。(国际刑警组织帝力国家中心局(NCB DILI)提供)
5300万元骗款是迄今从商务电邮诈骗案起回的最大一笔金额。(国际刑警组织帝力国家中心局(NCB DILI)提供)

隔天,东帝汶当局通知已逮捕几名嫌犯,并起回200多万美元(约265万新元)。

东帝汶多个执法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续调查后,最终逮捕七名嫌犯。把骗款归还受害公司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根据东帝汶科学警务与刑事侦查处(Scientific Police and Criminal Investigation)的脸书贴文,这个打击商务电邮诈骗网络的执法行动于7月24日至31日展开。视频显示,嫌犯把钞票藏在鞋子、背包等地方。

据悉,受害公司是新加坡一家石油与燃气公司。

跨国犯罪活动不分国界 须全球执法单位合力遏制

我国警方在文告中重申:“将继续与国际伙伴紧密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活动,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完整性。跨国犯罪活动不分国界,此次成功起回骗款,凸显了国际合作在打击跨国诈骗案的重要。”

警察部队商业事务局局长周祥泰说,诈骗案威胁全球,须要全球执法单位合力遏制。如今,资金在手指一个点击下就能转移,执法单位必须能以同样的速度采取行动保护人们。

他赞扬国际刑警组织金融罪案和反腐中心(Financial Crime and Anti-Corruption Centre)采取了迅速且果断行动,为追回5300万元发挥关键作用。

他也感谢东帝汶当局,为打击针对新加坡受害者下手的跨国犯罪团伙,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