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为在职父母增加育婴假,包括提供额外共用产假,受访家庭都欢迎新举措,并认为这有利于照顾新生儿。有学者指出新政策有助于改善父母共同育婴职责不均的现象,不过更需要改变的是社会对家庭职能的传统思维。
黄循财总理星期天(8月18日)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新育婴假计划,并吁请男性担负起更多共同家庭责任。由政府承担薪资、给在职父亲的陪产假(Government-Paid Paternity Leave,简称GPPL)今年起已从两周增至四周,原本增加的两周陪产假由雇主自行决定是否批准申请,明年4月1日起这将成为法定措施。
梁竣强(36岁,财务规划师)今年6月与妻子迎来两人的第一个爱情结晶。新手爸爸非常认同黄总理所言,即父亲可以在家庭中扮演更大的角色,承担更多育儿和家务职责。“我和妻子都有全职工作,如果要妻子承担大部分育儿的责任,对她也不公平。”
为了分担照顾女儿的重任,他前后请了四周的GPPL,加上在家办公两周。
政府明后年分两阶段,为在职父母提供额外10周共用产假(Shared Parental Leave,简称SPL)。针对共用产假计划,梁竣强认为这将能让广大的新手爸妈受益,甚至鼓励更多父母考虑生二胎。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恩赐认为,对于有意生育的家庭,政府的新措施可能成为强有力的催化剂。
学者:新政策有助推动共同育儿 但更需改变传统角色观念
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Walter Theseira)受访时认同这一点,认为新政策会鼓励一些有子家庭多生育,但不太可能进一步刺激结婚率或是打动那些没有生育计划的夫妇。
他觉得更重要的是新政策“有助于使共同育儿成为常态,因为目前显著的问题是父母责任分配不均”。但要改善这一问题不能单凭政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父母传统角色分工的价值观和家庭成员如长辈的期望。
他指出,这是唯一能影响生育率的办法,否则陪产假只会流于表面,无法鼓励男性真正负起更多照顾孩子的职责。
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尔帕娜(Kalpana Vignehsa)博士认为,随着女性在社会上贡献越大,年轻妈妈会希望她们的伴侣更平等地分担育婴责任。共同承担育婴责任的准父母,则会继续争取较长的同等育婴假。因此单凭新政策是不足够的,也需要社会接受这一文化认同的改变,以及雇主的理解和配合。
“目前只有半数父亲使用了陪产假,要让共同承担育婴责任成为常态仍须付出许多努力。”卡尔帕娜认为新加坡可以效仿北欧国家,通过“用则得,不用则失”(Use-it-or-lose-it)制度,来进一步鼓励男性使用陪产假。
受访者:共用产假鼓励父亲育儿 但多生育还须考虑更多因素
一名不愿具名的李姓男子(35岁,金融分析师)认为新政策有助于改善目前情况。他说:“对新手父母来说,日常有没有其他人帮忙照顾孩子很重要,不然单靠我们目前的育婴假有点不够。”
去年3月结婚的他12月底喜获麟儿,妻子和孩子都是新加坡公民。夫妻俩平时多在家办公,且岳母和他们同住,平常也帮忙照顾小孩。
他说新的GPPL计划确实更好,对所有员工都公平。他任职的金融公司并没有提供额外两周的GPPL,所以他只拿了两周的陪产假。
他觉得新的共用产假制度会鼓励更多父亲拿假,与妻子一同负起养儿育女的责任,但不觉得会鼓励他们多生一胎,“毕竟还有很多其他考量因素,如财力、教育、是否有充足陪伴每个孩子的时间,而不仅仅是育婴假。”
对于在职父母需要提前四周和雇主商量分配产假等事宜,梁竣强认为:“对于新手父母而言,第一个月很难有精力去设想该怎么利用共用的产假,如果可以延长相关期限,有助于父母在摸清情况后,再有效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