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个月未就业释囚的两年重犯率为19.2%,但连续六个月有稳定就业,重犯率则下降到13.9%。当连续就业达18个月,重犯率进一步下降到7%。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出席“国际矫正与监狱协会”(International Corrections and Prisons Association,简称ICPA)研讨会时公布以上数据,强调就业对释囚的重要性。
时隔13年,新加坡监狱署再度承办“国际矫正与监狱协会”研讨会,研讨会为期六天,汇聚超800名来自70个司法辖区的惩教改造界人士一同分享交流,提升惩教改造水平。
杨莉明向各国代表分享我国为释囚融入社会做出的努力。她说,我国的“惩教框架2025”专注于将监狱转变为能够促进和支持囚犯受教育和改造的环境,例如通过培训提高释囚的就业能力、扩大囚犯的教育选择、利用科技改善学习环境等。
这些努力的成效显著,让我国的两年重犯率逐步降低,在2021年达到22%,如把嗜毒相关罪案除外,则仅为11%。
“惩教框架2030”的主旨,则专注提升囚犯和释囚在经济、社会和社群中的应对能力。
在经济上,就业对于释囚至关重要,这不仅能让他们养家糊口,还能帮助他们恢复自我价值感,从而帮助他们不再重犯。以2020年释囚为对象的两年重犯率调查显示,连续六个月未就业的释囚重犯率为19.2%,而连续六个月有稳定就业的释囚重犯率下降到13.9%。如果他们能够连续就业18个月,重犯率进一步下降到7%。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将就业时间从六个月延长到12个月,再延长到18个月,重犯率可以减半,达到相当低的水平。”
此外,支持囚犯的家庭,降低跨代犯罪的风险也是关键。新加坡监狱署获得20个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从服刑期间到狱外监督,都积极协助囚犯和释囚获得相应的援助。
高级助理监狱总监符伊琳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不少国家在改造囚犯和帮助释囚重返社会都遇到相似的问题。“从超过200名同僚的分享中,我们将一同学习业界最新的发展、如何更明智地驾驭科技来管理监狱,以及更有效地设计监狱,以帮助囚犯改造。”
参与会议的加拿大代表波波里诺博士(Frank Porporino)说,在许多方面,新加坡监狱署已经成为世界领导者。例如,黄丝带计划有效倡导了更多社区参与,监狱署也做到了在保持人性化的同时采用数字化改造策略。这次的研讨会便是惩教改造界人士相互学习的机会,也正是推进改造工作的关键。
“新加坡监狱署在改造方面,以创新和最佳实践闻名,此次会议将为世界各地的与会者提供机会,更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
监狱署将在9月4日举办黄丝带社区日,让研讨会的与会者同监狱署代表相互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