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我要怎样飞到月亮上,和后羿一起过中秋节呢?”
问题刚抛出,听故事的孩童们便争抢着回答问题。中秋节快到,来自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和小朋友讲故事,鼓励他们回答问题。
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旗下的学前儿童刊物《小小拇指》和华文教研中心联办名为“中秋欢乐行”的亲子工作坊,通过互动式讲故事和手工活动,让孩童认识中秋节,同时促进亲子关系。
活动星期天(9月8日)在榜鹅区域图书馆举行,吸引近200名家长和孩子踊跃参与。
家长称赞创意故事和手工环节 现代元素帮助孩子理解传统节日
参加活动的家长卓君玲(32岁)说讲故事环节很有创意:“老师加入了搞笑的角色,例如有长长的脖子的‘长鹅’,让气氛更加活跃。”
另一名家长谢彩薇(39岁)说最喜欢的环节是手工部分,“孩子能亲自动手,尝试自己做灯笼,过程让他感觉新奇”。
两名家长都觉得活动很有意义,谢彩薇说:“回家后会继续跟孩子分享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
这次中秋活动的互动式讲故事是由华文教研中心学前部主任兼高级讲师郑婉妮博士设计。她受访时指出,中秋是华人重要的节日,因此希望以互动形式,鼓励孩子认识节日。
郑婉妮说:“对小朋友说传统故事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有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在情节里面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如‘打电话’‘坐火箭’等,让小朋友更容易理解。”
为了让参与活动的孩童更投入,故事也安排了能让小观众参与的部分。郑婉妮说:“每位小朋友都会收到道具,在时机恰当的时候能够带着道具上台。收到道具的小朋友都期待着自己上场的机会,这让他们更专心。”
活动的现场反应热烈,孩童积极回答问题,不少人也在结束后找教师扮演的“嫦娥”合照。
不少家长都希望和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郑婉妮表示利用传统节日的习俗是一个好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看着月亮、灯笼和孩子讲故事。”
《小小拇指》手机应用全面升级
《小小拇指》推出的免费华文学习手机应用近日完成了全面升级,不仅大幅提升了下载速度,界面设计和功能体验也焕然一新。新版本包含了全新的图标、颜色搭配、字体设计,以及更为便捷的操作。
《小小拇指》是新报业媒体旗下面向幼稚园学生的刊物,获李光耀双语基金支持,免费发给三万多名幼稚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