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星期五了。泡一杯咖啡,听《联合早报》播客《茶水间三问》畅聊天下事。

主持人吴婉君每周提出三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解说新加坡海内外的热点话题。从新加坡新闻事件到国际大事,《茶水间三问》为听众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1)免签政策会成为罪犯的新后门吗?

新加坡与中国今年2月实施30天互免签证安排后,有网民将近期私宅行窃案与免签政策挂钩。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在国会上询问,自新中互免签证安排实施以来,在本地被逮捕且持短期社交访问准证的中国旅客人数是否增加。新加坡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回应,免签后被捕中国访客数量和比率并未增加。孙雪玲说,移民与关卡局在检查外国旅客时,会根据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多层措施确保安全。她强调,系统多年来不断升级,检查也变得更加严格,整体安全水平得到了提升。她也说,新加坡保持开放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政府在评估风险后才决定与中国免签。

2)月饼包装“寒酸”,你能接受吗?

中秋将至,月饼市场再掀热潮。商家推出精美礼盒,加入赠品吸引顾客,却也引发过度包装的争议。蒙巴登单选区议员林谋泉呼吁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包装,顺便省点钱。学者分析,奢华月饼礼盒是物质攀比的体现。人们最终追求的,应是月饼的美味和团圆寓意,而非过度包装。

3)公交车资为何年年涨?

新加坡地铁和巴士车资今年12月28日起调高6%。成人车资每趟上调1角钱,年长者、学生、低薪员工及残障者的优惠车资则上调4分。这是车资连续第四年上调。政府将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公共交通补助,并将学生优惠价有效期延长四个月,以减轻车资上涨的影响。此外,政府还将提供2亿5000万元额外补贴,以避免乘客承担更高涨幅。

本期内容(在播放器中点击书签,就能跳至对应的章节):

  • [00:19] 免签政策会成为罪犯的新后门吗?

  • [04:52] 月饼包装“寒酸”,你能接受吗?

  • [10:04] 公交车资为何年年涨?

每周三个问题,畅聊天下事。由《联合早报》音频编导吴婉君主持的早报播客《茶水间三问》,每逢星期五下午发布,解说新加坡海内外的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