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奥运动员在本届巴黎残奥会以两金一银,创造了新加坡历来在残奥会上的最佳成绩,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星期六(9月14日)首次为他们举办了开顶巴士庆祝游行。

有别于上个月的奥运庆祝游行不幸被雨神“眷顾”,残奥健儿们这次则遇上好天气。尽管上午下起了雨,但在接近11时半开顶巴士从体育城出发前,雨已停歇,天气透着一丝丝凉意。

10名为新加坡出征巴黎残奥会的运动员全员到齐,他们是叶品秀、杜维崧、孙锦雯(游泳)、陈仪婷(硬地滚球)、陈汉松(射击)、莫哈末·迪罗伊(田径)、陈雁仪、符珍、苏慧恩(马术)和诺莎希达(射箭)。

其中,我国近几届残奥会的稳定金牌来源叶品秀再为新加坡贡献两枚金牌陈仪婷则为新加坡夺得历史性首枚硬地滚球奖牌(银牌)。

见友人现身乌节路支持 陈仪婷:想冲下去拥抱他们

这次的游行路线与上个月的大致相同,两辆开顶巴士(一辆媒体巴士,一辆运动员巴士)先后从体育城出发,途径牛车水、乌节路、实龙岗路和维多利亚街,只是这次少了上回的第一个庆贺点滨海湾金沙。

延伸阅读

国人齐聚游行庆贺点 为残奥健儿大声喝彩
国人齐聚游行庆贺点 为残奥健儿大声喝彩
我国健儿归国百人迎接 叶品秀歇后再谈下届残奥
我国健儿归国百人迎接 叶品秀歇后再谈下届残奥
当残奥健儿的游行巴士抵达乌节路庆贺点时,守候多时的国人向他们送出最大的喝彩声。(关俊威摄)
当残奥健儿的游行巴士抵达乌节路庆贺点时,守候多时的国人向他们送出最大的喝彩声。(关俊威摄)

但和上回一样,聚集在乌节路的支持者最多,可见印有“杜维崧”名字、“做得好,新加坡团队”、“毫无争议的传奇”等字眼的布条与牌子。

除了四个庆贺点外,其他地点如“设计·乌节”(Design Orchard)和武吉士坊外也都聚集了好些支持者。在“设计·乌节”外,一群陈仪婷的朋友高举着拼成她英文名字“Jeralyn”的气球支持她。陈仪婷在游行后受访时表示,“好想冲下去拥抱他们”。  

此次的开顶巴士庆祝游行对大部分的运动员来说都是新鲜事,唯有叶品秀是第二次体验。她在2021年底与同年赢得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冠军的骆建佑、保龄球世锦赛女单冠军黄琳芷和在美国公开赛中获得亚军,世界排名一度达到第一的台球好手叶浚惟一同参与游行。

公众驻足牛车水的天桥,迎接残奥健儿的到来。(林明顺摄)
公众驻足牛车水的天桥,迎接残奥健儿的到来。(林明顺摄)

第五次参加残奥会的叶品秀说,她深切感受到越来越多国人关注残奥会,并对此表示感激。她说:“当我第一次在北京参赛时,极少的人知道残奥会的存在,但经过了这些年,国人对残奥会的支持度明显提高了。很多看了奥运会的人也都会提醒其他人看残奥会,这样的举动真的很温暖。

我国泳将叶品秀(左起)、硬地滚球选手陈仪婷、泳手杜维崧和铅球选手莫哈末·迪罗伊兴奋地向支持者挥手致意。(林明顺摄)
我国泳将叶品秀(左起)、硬地滚球选手陈仪婷、泳手杜维崧和铅球选手莫哈末·迪罗伊兴奋地向支持者挥手致意。(林明顺摄)

“这次有现场直播,我觉得很好,因为有很多人看,甚至有人熬夜看颁奖礼,我真的非常感激。我认为近年来的新加坡体育文化明显提高了,尤其在活力加冷计划推行后,新加坡将更大力度地推广体育,我对此充满期待。”

孙锦雯:很有趣的经验

首次参加残奥会的孙锦雯谈到参与庆祝游行的初体验时说:“感觉很棒。以前我们只能从网上看到一些数字和社媒上的一些留言,但当你亲眼目睹真的有一群人在支持你的时候,真的会眼前一亮。

“此外,能同坐一辆巴士,看着所有支持者在我们经过时欢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根据官方数据,约3000人在游行活动中支持新加坡残奥健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