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健保集团携手南洋理工大学和李光前医学院设立医疗教研体系,致力于促进研究成果更有效地应用在临床实践,也让医疗人员更好地运用新技术。
国立健保集团、南大和李光前医学院星期四(10月10日)将在新加坡卫生与生物医学大会上签署备忘录,宣布携手建立医疗教研体系(NHG-LKCMedicine-NTU Singapore Academic Health System)。
这个体系旨在提供全面的跨学科框架,以促进医学知识和教育,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推动人口健康理念。
在传统做实验、收集数据,发表论文的学术方法基础上,该体系将致力于把学术发现转化为可在日常医疗场景中运用的实际成果,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体验。
国立健保集团的集团医疗委员会主席(医学研究)薛寒友教授受访时说,全球经验显示,医院和医学院合作时,医院在病患治疗效果、采用和适应新技术,以及培养人才方面都有更好表现。
新医疗教研体系的合作不仅限于医学院,也扩展到南大的其他科系和领域,包括生物科学、数据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和商科。
薛寒友指出:“如今,医学已不仅是提供好药、了解疾病背后生物学原理。它还关系到如何实际应用工程学、数据和人工智能。”
在新体系下,三机构将启动教研临床计划(Academic Clinical Programmes),通过集结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更有效地结合学术成果和临床实践,也让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困难启发和推动学术研究。
这个计划将在2024年至2028年的五年内逐步推广,首先涉及康复医学和皮肤健康。
康复医学教研临床计划将利用南大在工程、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促进病人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
陈笃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罗荣裕副教授受访时说:“康复医学针对患有心脏病、中风、或行动不便的患者,让他们逐渐恢复起居和行动能力。”
借助机器人等护理患者 加快人工智能医疗应用
培训方面,计划将让医疗人员了解在康复治疗中,机器人技术、虚拟实境等新技术如何加强患者护理。
皮肤健康教研临床计划则旨在提高全科医生的能力,以更好地管理社区皮肤病例,让全国皮肤中心能够专注更复杂的病例。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院长沈祖尧教授指出,三机构也将联合推出多个文凭课程,包括今年推出的纾缓疗护毕业文凭课程,以及接下来计划推出的医疗人工智能毕业文凭课程。
国立健保集团设立 人工智能医健启发所
另外,为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医疗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国立健保集团也宣布设立人工智能医健启发所(Health Empowered by Al Launchpad)。
这个启发所不仅将为医疗人员提供人工智能培训,确保他们能理解、正确操作并驾驭新技术,也计划通过人工智能简化医院里的行政工作量,从而减轻员工的负担。
人工智能医健启发所联合主任琼蒂(Jonty Heaversedge)教授举例说,医疗人员将学习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预估病患的住院时间,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延年益寿1500万年”(Adding 15 million Years of Healthy Life)。国立健保集团设下目标,通过社会运动、加强邻里活动等方式,帮助我国中部和北部150万居民在人生最后10年也尽可能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