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因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未来可能成为主流治疗方式,但费用不低。政府有意将获得批准的精准医疗疗法,纳入终身健保承保范围,并制定新法避免基因数据被滥用,防止人们受保险业者和雇主歧视。
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四(10月10日)出席由国立健保集团主办的新加坡卫生与生物医学大会。他在发表主旨演讲时,阐述卫生部在医疗保健领域推动科技运用的计划。
他说,医疗保健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科技改变,海量数据将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针对基因组学、人工智能和预防保健三方面。
不过,医疗保健科技的突破是一把双刃剑。王乙康说,只有防范科技带来的潜在风险,才能让创新科技发挥充分的潜力。
当局计划进行广泛咨询 望一两年内提呈法案
为保障新医疗科技在实践中的道德和伦理标准,卫生部正在拟定新法,旨在管理基因和基因组数据的使用,防范潜在的不良后果,例如防止人们受保险业者和雇主的歧视。当局计划进行广泛咨询,争取在一年至两年内向国会提呈法案。
卫生部也已经与人寿保险协会制定一套禁制令,防止保险业者在承保时索要投保人的基因检测结果。王乙康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这套禁制令,并成为永久指令。”
王乙康指出,基因组学造就了精准医疗的可能性,让病患能根据自己独有的基因,量身定制合适的疗程。不过,精准医疗费用非常昂贵。
我国在2017年启动全国精准医学计划,并于2022年展开大规模人口健康研究SG100K,在接下来几十年追踪10万名新加坡人的健康情况,包括他们的基因排序。
逐渐将精准医疗纳入主流 确保不是只有富人才能负担
王乙康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准医疗将逐渐成为临床实践的主流。然而,全球目前没有任何医疗融资体系专门为全面资助精准医疗而设计。这意味着如果不加以干预,很可能只有富人才能负担这些疗法,导致医疗可及性严重不平等。”
因此,卫生部正在采取措施,确保精准医疗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融入主流医疗体系。例如,当局正在投资于本土发展精准医学疗法的能力,以缩短生产时间,并降低成本。
我国也在加强医疗科技的评估过程,包括评估精准医疗等高成本疗法的成本效益。王乙康指出,只要有依据显示这些疗法具有临床和成本效益,当局就会给予津贴。
我国人民在面对庞大医院账单时,也可通过全民重症保险计划终身健保,获得经济保障。
王乙康指出,检讨终身健保计划的终身健保理事会将在下周发布报告,理事会向卫生部提呈的其中一个建议是,将终身健保的承保范围扩展至经批准的精准医疗疗法。
卫生部有意采纳这一建议,使经批准的精准医疗疗法能够获得津贴,并允许使用终身健保和保健储蓄,从而让所有新加坡人受益。
当局计划进行广泛咨询,争取在一年至两年内向国会提呈法案。
我国将从三方面利用科技改善医疗保健
我国将从三个方面利用科技改善医疗保健:在医疗机构中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发展预测式预防护理,以及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公共卫生专家林方源副教授星期四在《海峡时报》发表的评论中说,个人化治疗和健康风险管理在避免未来健康危机方面非常有效。然而,终身健保的承保范围和索赔限额是为集体设计的,而非针对个人。
他希望终身健保理事会的建议,也能够考虑到情况特殊的少数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