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妇女出门送私酿酒时被逮个正着,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捣毁她的组屋住家酿酒处,内有小型蒸馏器,并起获105瓶容量不一的漏税酒。
新加坡关税局星期二(10月8日)在全岛展开打击漏税酒的执法行动,逮捕了年龄介于42岁至63岁的三男一女;他们分别涉嫌运送和储藏漏税酒。执法人员在行动中共缴获257瓶约668.5公升的漏税酒,所应缴付的关税和消费税估计有3万5932元。
落网的包括一名63岁的马来西亚籍妇女。她到裕廊西运送私酿酒时,在一座组屋的垃圾槽附近被关税局人员识破。执法人员后来到她在兀兰的组屋住家,发现了73瓶五公升装和32瓶约500毫升装的蒸馏酒。这些漏税酒没有贴上标签,酒水呈透明和黄色,一旁还放了两台用于酿酒的小型蒸馏器。
《联合早报》记者同日受邀跟随关税局人员,直击在裕廊西组屋露天停车场的另一个执法行动,一名42岁的中国男子被逮捕。这名在本地海味公司当送货员的男子晚上偷开公司的罗厘,运送129瓶未缴税的二锅头酒赚外快,结果人赃并获,双手上铐被带走。
关税局人员之后在涉案罗厘周围拉起封锁线,继续在车厢和副驾驶座翻查。执法人员搜出了数个用青色编织袋包裹的纸箱,里面是两公升装、酒精浓度56%的二锅头酒。
这名来新工作五年的男子告诉媒体,除了正职送货,他不时会通过招聘网站接单运送漏税酒,每趟可赚30元至100元,赚取额外收入寄回中国老家。
关税局人员也到罗央执法,在一名45岁本地男子的住家内起获19瓶尖庄酒。他因涉嫌储存漏税酒并疑用以售卖被捕。
在裕廊西组屋的另一个执法行动中,一名47岁中国男子在电梯口被抓,他涉嫌用背包运送两桶二锅头酒。关税局人员过后在他的麦波申住家中,发现了另两桶二锅头酒。
今年上半年逮捕869名漏税酒违法者 查获约1万公升酒
根据关税局提供的数据,今年首六个月,当局共逮捕了869名漏税酒违法者,涉及的酒总容量约1万零20公升。
关税局发言人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这一轮突击行动从两个星期前开始策划和收集情报。不法分子一般会将漏税酒藏匿在其他货物中,或虚假申报成汽水等来规避审查,也有人将漏税酒藏在行李中携带入境。所有被发现的漏税酒将扣押为证物,之后由国家法院充公。关税局最终会在国家环境局批准的设施销毁这些漏税酒。
据了解,走私入境的漏税酒价格一般较低,鲜少是高端酒类,专卖给蓝领工人,薄利多销。
发言人说,这些漏税酒通过微信和Telegram等平台分销,价格明显低于超市等正规渠道。“公众在非正规渠道购买酒精饮料时应谨慎。漏税酒可能没标注原产地、进口商名字和地址等信息。”
关税局反走私与社区参与处副处长陈志明说,当局会持续采取措施打击漏税酒走私活动,扰乱犯罪供应链。
根据关税法令与消费税法令,凡购买、出售、运输、交付、储存、保管、拥有或处理漏税货物都属严重违法行为。违法者可被判相当于逃税额20倍的罚款,或坐牢最长两年,涉案车辆也可能充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