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和国家艺术理事会携手主办的首届传统戏曲节,将在明年6月底开锣,邀请本地五剧团分别呈献潮粤琼京越五大剧种的经典与当代剧目,力求雅俗共赏,面向戏曲爱好者和普罗大众。
“传统戏曲节2025”明年6月21日至7月26日举行,这是近年来首个由官方机构推动的传统戏曲节。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星期三(12月18日)向媒体介绍中心2025年的一系列展览、文化节及节庆活动,“传统戏曲节2025”是其中一个亮点。
华族文化中心和艺理会受询时说,它们以支持和推广传统华族戏曲等传统艺术为共同目标,携手主办戏曲节这一试点项目,旨在增进公众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欣赏与了解。
至于这是否会成为常年活动,华族文化中心和艺理会将评估公众对戏曲节的反应,并会参考演出剧团的反馈,以及其他剧团对此活动的兴趣,才决定接下来的计划。
参与首届戏曲节剧团共呈献的五场演出为:潮剧团华族戏曲工作室的《包公误》、琼剧团华戏荟的《孔雀东南飞》、 粤剧团新艺剧坊的《女儿香》、天韵京剧社的《梅玉配》,以及越剧团大唐文化传播带来的《林谋盛元帅》。
五场演出都在华族文化中心举行,票价为10元。华族文化中心和艺理会明年4月会公布更多详情。
华族文化中心总裁陈子宇说:“我们希望戏曲节能吸引戏曲爱好者、热衷艺术文化活动的人士,以及一般公众。为确保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欣赏演出,包括不谙方言的观众,所有演出都会提供中英文字幕。”
包公打头阵 用新颖题材开拓观众群
现代新编历史剧《包公误》将是戏曲节的开幕戏,剧情讲述包公晚年刚愎自用,陷入谬误和偏差的故事。
华族戏曲工作室主席林楚强(54岁)对剧团能参与戏曲节表示荣幸。他坦言,呈献打响第一炮的开幕戏,难免有些压力,全团上下将倾全力把演出做好,争取公众支持,希望为戏曲节的成功尽一分力。
林楚强说,剧团早前同主办方共商议了七个剧目,最终大家达致共识,选择《包公误》这套剧,主要因为它的题材新颖,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引人反思,希望借此开拓新观众群,包括年轻人。
他指出,此剧上一次在本地演出是在1996年,当年他在剧中扮演小生,28年后,他将登台献艺饰演包公,别有一番意义。
为了吸引年轻人关注传统戏曲,以及为明年戏曲节造势,华族文化中心同艺理会和参与演出的剧团合作,制作五套古装趣味视频,以传统戏曲念白,传递公共服务信息。第一支视频的主题为提醒公众勿陷入诈骗陷阱,已在上个月推出,其余的视频会陆续上载华族文化中心社媒平台。
除了戏曲节,华族文化中心接下来会陆续公布明年一系列重点节目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