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长维文医生认为,我国预计不会成为美国直接加征关税的对象,但若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或经济一体化与供应链退化,新加坡仍可能受到间接影响。  

维文星期二(2月4日)在国会里回应官委议员帕雷克(Neil Parekh)的提问时,就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表达看法。帕雷克要求他评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下令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可能对新加坡带来的影响。  

维文认为关税,包括未来可能新增的关税,都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鉴于美新贸易存在顺差,他认为新加坡不会被列入加征关税名单。

自2004年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双边贸易增长了两倍。过去20年,美国持续对新加坡保持贸易顺差,2023年约达380亿新元。

尽管新加坡的出口商品和服务未受到直接关税影响,维文强调,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新加坡的贸易额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倍多,任何贸易摩擦,或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供应链的倒退,都会对我国带来连锁反应。

延伸阅读

尚达曼黄循财发贺函 期待特朗普再次访新
尚达曼黄循财发贺函 期待特朗普再次访新

维文说,政府高度关注这些问题,新加坡须保持冷静和警觉,谨言慎行,对各方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紧张、不稳定和动荡的时期,新加坡的品牌价值,以及言行方式显得更为重要。”

但他提醒,新加坡人须有所准备,“未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里,可能经历一段动荡期”。

谈及新美关系,维文形容,两国有着实质、多方面的长期合作关系,而这一关系是我国数十年来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共同建立的。

他说,拜登政府执政期间,新美扩大双边合作,在航天、核能等领域建立制度化合作。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新加坡也与他展开良好合作,并在2018年举办历史性的“特金会”(朝鲜和美国于新加坡举行的首脑峰会)。  

维文说:“我们期待未来几年继续与特朗普总统密切合作,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

他强调,除了美国,我国也须全方位地与各个崛起中的权力中心打交道,包括中国、印度、欧盟、非洲和南美洲等。

维文提到,新加坡与全球多国有着密切的外交和经济往来,并签署多项自贸协定,尽管出现反全球化的情绪。这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美国早前退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目前《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前身),以及《太平洋联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等。

维文说,新加坡虽小,但可以灵活应对,发挥建设性和包容的作用,同时保持可靠可信,让全球企业,包括美国和中国企业放心在新加坡发展。

“我们会坚持法治,严格执行合同,对违规的个人和企业果断采取行动。”

颜金勇: 必要时会确保 可向美取得高端AI晶片

美国今年1月宣布收紧人工智能(AI)晶片和技术出口的政策,有可能在特朗普政府任内再修订,此课题也引起议员关注。

盛港集选区议员蔡庆威提出,新加坡并不在美国豁免的18个国家与地区的名单上,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竞争力,会否因此受打击。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以书面方式回应时说:“新的人工智能扩散条例尚未定案,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进一步修改。我们正在密切留意最新情况,并向企业了解新条例可能为它们在新加坡从事人工智能活动,带来哪些潜在影响。”

他也说,如果有必要,我国将考虑适合的措施,确保在新加坡的公司可以继续向美国取得高端晶片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