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更加重视国会里有一定比例的少数种族代表,84.8%受访者认为这是重要的,比上一轮2018年的调查高出6.8个百分点。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星期二(2月4日)发布一项针对我国断层线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4000名本地受访者对种族与宗教相关政策实施成效的看法。这包括华族、马来族、印族及其他(CMIO)种族的划分框架、组屋种族融合政策,以及对国会中少数种族代表的重视。

这是调查团队第三次展开这项调查,前两轮调查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进行。

44.9%受访者认为应保留现有CMIO框架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总体仍重视以种族为考量的政策,44.9%受访者认为应保留现有的CMIO框架,这个比率比2018年高出10.4个百分点。另有24.8%认为应扩大CMIO的类别,以增加包容性;1.6%认为应缩减类别,22.8%的受访者则表示不确定。

年轻人和属于其他种族类别的受访者,更倾向于支持扩大CMIO类别。18岁至35岁的受访者中有51.6%认为应扩展类别;65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只有12.6%这么认为。被划分为其他种族的受访者中,有46.4%也认为应扩展。

延伸阅读

调查:种族宗教议题仍是我国风险最高断层线
调查:种族宗教议题仍是我国风险最高断层线
本地职场歧视情况改善 少数种族较可能感受歧视
本地职场歧视情况改善 少数种族较可能感受歧视

另有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确保各住宅区里融合不同种族的居民是重要的,这个比率和上一轮调查的结果大致相同。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根据我国人口的种族比例,确保国会里有相应的少数种族代表是重要的。其中,少数种族较为重视国会的种族代表,认为这重要的少数种族受访者超过86%,华族受访者比率则为83.8%。

我国在1988年推出集选区制度,以确保国会里有足够的少数族群代议士。

过去几年来,社会里出现一些关于集选区制度是否仍有必要的讨论。今年1月22日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时,黄循财总理要求委员会在集选区平均规模、单议席选区议员比例,以及议员负责的平均选民人数方面,都大致维持2020年大选的做法。

研究团队指出,对国会少数种族比例代表的支持度有所提升,可能反映公众对政治代表和政治公平日益演变的讨论。“这个变化显示公众越加关注选举制度中的公平性和少数种族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