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螃蟹、柑橘、可乐...... 这些常见的超市商品,你能过目不忘吗?

南洋理工大学衍生企业,开发一款可在15分钟内诊断轻度认知障碍的AI体检工具,准确率接近90%。这个工具未来三个月,将在本地医疗保健起步公司Osler集团的诊所开展免费试用。

一套四组“智力游戏” 根据回答结果给出健康指标

南大和Osler集团星期二(2月4日)召开记者会,展示了名为ReCOGnAIze的一套四组“智力游戏”,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测试者利用平板电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识别图形、辨认方向、分辨商品,以及算钱等互动游戏后,软件便会根据回答结果,给出测试者的注意力、短时记忆力、执行力、反应速度等健康指标,然后再由医生针对个人情况提出健康建议。

新软件由南大李光前医学院新加坡失智症研究中心主任,纳根德兰副教授(Kandiah Nagaendran)领衔的20多位科研人员,历时三年完成,属于中心失智症整体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整体项目得到来自学校和国家的多项资金支持,其中,基础科研部分的经费约2500万元,“游戏软件”开发部分约200万元。

南大提供的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0%至15%的轻度认知障碍病患转化为失智症患者,用传统方法诊断轻度认知障碍,一般需要使用核磁共振等专业设备,花几小时才能完成。纳根德兰说:“新技术提供了一种便利、高性价比的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方法,利于及时医疗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伸阅读

国大研究:通过自然语言可检测失智症早期迹象
国大研究:通过自然语言可检测失智症早期迹象
五人团队推出智能平台 汇集失智症护理资源
五人团队推出智能平台 汇集失智症护理资源

他介绍,新技术基于一项针对约1500名本地人的认知健康系统研究,相关论文已于去年5月刊登在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国际学术刊物(T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研究不仅揭示了亚洲和欧美失智病患的不同特点,而且发现了失智症与高血压等疾病之间的关联。

目前,南大已将软件技术授权给南大衍生企业Gray Matter Solutions进行商业开发,Osler的诊所是首个合作伙伴,今后计划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

据南大提供的数据,新加坡早在2021年就有大约8万6000名失智症病患,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预计到2030年,病患人数将超过15万。针对“游戏软件”的面世,本地医学专家提出了不同观点。

国立大学医院心理医疗科高级顾问医生曾礼贤副教授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尽管新软件可让早期失智症诊断变得更容易、更快,但目前使用者数量有限,使用情况尚未发表。“测试人群可能无法代表整体人群,因此仍须进一步验证,也可能需要与其他认知体检工具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还要顾及那些不具备数码能力和感官能力的人群。”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老龄化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陈慧明副教授,在受访时说,要谨慎地对待新软件在本地的使用,并提出质疑:“如果有人使用新软件发现自己可能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我们下一步应该给他们什么建议呢?倘若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数量和治疗需求骤增,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是否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