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怒敢笑敢言,勤工好学”。这是詹维言(69岁)的小六班级主任在她的成绩册上写的评语。这名公立新民学校(巴西立)校友珍藏了50多年的成绩册,记录着她在各科目包括体育、美术和伦理上的表现。1968年由校长林子平签发的小学毕业证书,她也保存至今。

巴西立(前称巴丝立)公立新民学校1932年由村民发起创办,原址在淡滨尼10英里处,即今日的伊莱雅路。刚在今年2月初离世的本地著名画家林子平,曾领导这所乡村小学长达32年,直到1981年退休。随着村民陆续搬入组屋区,学校因学生人数下降,1985年停办。

詹维言(原名詹秀音)仍保存小学公立新民学校(巴西立) 的成绩册。成绩册记录学生在不同科目如数学、科学、体育、历史地理、美术和伦理等方面的表现,各科分数的比重也不同。(林明顺摄)
詹维言(原名詹秀音)仍保存小学公立新民学校(巴西立) 的成绩册。成绩册记录学生在不同科目如数学、科学、体育、历史地理、美术和伦理等方面的表现,各科分数的比重也不同。(林明顺摄)

新加坡建国60年之际,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定于9月6日举办千人谢师宴,旨在向无私奉献的华文教师,以及曾经用华语教授数理史地等学科的教师表达心意。配合这项活动,华文媒体集团将打造名为“校园时光机”的20世纪虚拟校园线上特展。

为此,特展工作小组即日起展开线上征集活动,邀请公众踊跃分享20世纪校园生活的物件照片。詹维言的收藏,正是工作小组想要募集的物件。其他的例子包括课本、校徽、校服、奖状、校园活动照、纪念册、甚至师生信件等。

征集活动将于3月10日(星期一)截止,工作小组之后从中筛选最多60件物品,以互动方式展示在线上特展中。小组计划于8月下旬在《联合早报》网站推出特展。

延伸阅读

激发学生乐学华文 热心幼教师获赞扬
激发学生乐学华文 热心幼教师获赞扬
培养阅读习惯 幼教教师让学生乐学华文
培养阅读习惯 幼教教师让学生乐学华文

工作小组也邀请本地历史学者李元瑾博士担任特展顾问,为筛选物件提供咨询。

她受访时说:“通过主办校园文物特展,可借机收集并记录相关文物,加强其永恒价值,使谢师活动不停留在‘过眼云烟’的形式,让年轻一代认识我国教育的演变、传承文化的意义。”

如何分享收藏物件的照片和信息

公众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和工作小组分享他们的校园收藏。一是通过链接(https://sph.sg/xsy-curation)上载校园物件的照片、简短介绍和个人信息。公众也能把照片WhatsApp至98895403,尽量提供物品清晰的正面照和侧面照。若物品有特别标记、签名和日期,可做标注。相关传送还须包括提供者的中英文姓名、物件年份,以及与哪所学校有关。

想了解更多详情或有任何疑问,也可WhatsApp至98895403。

1968年由校长林子平签发的小学毕业证书,詹维言(原名詹秀音)仍保存至今。(林明顺摄)
1968年由校长林子平签发的小学毕业证书,詹维言(原名詹秀音)仍保存至今。(林明顺摄)

詹维言(69岁)退休前是一名华文教师。她与记者一同翻看成绩册等校园物件时说,这个过程不但勾起校园回忆,也让她更感念母校恩师们对她多方面的栽培。

她指出,小六班主任钟振强老师当年也负责培训学校的乒乓队,校长林子平很支持乒乓队发展,校队常在全国小学比赛中夺冠。她升上中正中学后继续提升球技,还曾代表国家队参赛。

詹维言在公立新民学校(巴西立)念小学时获选进入乒乓校队,有机会发挥乒乓的天分,与队友常在全国小学比赛夺冠。(受访者提供)
詹维言在公立新民学校(巴西立)念小学时获选进入乒乓校队,有机会发挥乒乓的天分,与队友常在全国小学比赛夺冠。(受访者提供)

她忆述,林子平担任校长时颇有威严,有时还会拿着藤条警惕学生守纪律。大约20年前,钟老师联系她和同学一起到校长家拜访,她从那时开始与校长保持联系。

“那一次和校长久别重逢时,他还记得我,我感到很荣幸开心。”

林子平也是我国著名书画家、文化奖得主,他于2月3日逝世,享嵩寿103岁。

詹维言(原名詹秀音)在公立新民学校(巴西立)完成小学教育后到中正中学上中学和高中,求学时期的成绩册保存至今。(林明顺摄)
詹维言(原名詹秀音)在公立新民学校(巴西立)完成小学教育后到中正中学上中学和高中,求学时期的成绩册保存至今。(林明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