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张峻齐确诊癌症后接受手术和化疗,虽一度停学,但凭借坚定意志战胜病魔,重返校园继续求学,并回归龙舟校队。他立志成为肿瘤科医生,帮助更多病患。
来自莱佛士书院的张峻齐,星期五(2月21日)领取A水准成绩,受访时透露他抗癌备考的经历。他回忆,2022年在日本旅游时,意外发现睾丸有囊肿,心生不安。回国后求诊,全科医生告知囊肿可能会自行消退,他才稍感安心。
然而,病情未见好转,他最终决定就医检查。2023年9月,他确诊睾丸癌。手术后,医生发现他的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结,病情进入第三期,须接受化疗。
为了不影响A水准考试,张峻齐与医生商量后,决定利用学校年底假期接受化疗,以尽快回归校园。
他坦言:“当时无法参加龙舟训练让我很难受,因为我是个热爱运动的人。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不是待在家里,就是在医院,什么都做不了。”
在此期间,他经历了恶心、食欲不振、味觉丧失等副作用,身体极度虚弱,几乎整日卧床。尽管如此,他仍努力调整心态。
家人与同学给予极大支持 病愈后望未来能回馈社会
“家人一直是我最大的支柱。爸爸每次亲自接送我往返医院,妈妈居家办公,悉心照料饮食。有一次我在家中呕吐,姐姐二话不说就帮我清理。”
除了家人,同学也给予他极大支持。他们得知病情后,特意到医院探望并送上鼓励,让他深受感动。
复学后,张峻齐积极锻炼、努力学习赶上课程进度,力求尽快恢复体能、回归正常生活。经过不到四个月的训练后,他随龙舟校队参加校际比赛,还夺得第二名。
如今,他的癌细胞已完全消散,仅需每四个月复诊一次。谈及未来,他表示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肿瘤科医生的志向,希望能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病患走出困境。
华乐不仅塑造音乐素养 也影响对中华文化态度
同样来自莱佛士书院的马来族考生哈瓦(Hawa Najihah Binte Mohd Raziff,18岁)因从小接触华乐,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还能用华语与朋友交流。
她回忆,首次接触华乐是在小学华乐团开放日。“当时尝试了几种乐器,音符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那次经历,让她踏上音乐之旅。
加入华乐团后,她开始学习大提琴,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演奏技巧。然而,中学没有华乐团,她不得不暂别华乐,但内心始终希望能继续演奏。
进入莱佛士书院后,她惊喜地发现,学校华乐团的指挥正是她小学时期的导师。这份熟悉感让她毫不犹豫地重新加入。“不仅因为热爱大提琴,更因为想在熟悉的氛围中继续学习,也带着一份怀旧的情感。”
华乐不仅塑造了她的音乐兴趣,也影响她对华文的态度。由于身边许多朋友用华文交流,她希望通过学习华语,更深入理解华乐的文化背景,并自信地与朋友沟通。
在中学时,她选修第三语文华文特别课程(Chinese Special Programme)。“我能认得汉字,但发音可能不太标准。”尽管如此,她仍坚持通过与朋友交流、观看华语综艺节目等方式提升中文能力。
谈及未来,她希望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或工业设计。“我想结合编程与设计,开发有助于社会的科技产品,例如更便捷的自动化工具或环保科技。”
尽管对科技充满热情,她并不打算放弃音乐。“未来,我会继续把华乐当作兴趣,也会考虑加入莱佛士书院的校友华乐团。”
访问过程中,哈瓦也透露,她的母亲在2021年确诊肺癌第四期,到去年还在接受化疗,目前情况稳定。她坦言,母亲的病情影响了她备考A水准时的状态,但她仍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