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青少年乘坐私召车的安危,业者Grab计划5月起在东南亚地区陆续推出新功能,尽可能安排获得高评价的司机接送,司机出发前必须完成身份验证,全程也会利用人工智能语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车上是否发生异常,以便及时介入。
Grab星期二(4月8日)举行首届GrabX产品推介活动。Grab首席产品官坎达尔(Philipp Kandal)宣布,Grab从5月起添加保障青少年安危的新服务,包括优先安排高评价的司机接送他们。
为了让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能独立、安全地使用Grab私召车服务,司机到达后须提供识别号码,青少年得在应用中输入号码,确认司机身份才上车。
Grab也会在整个旅程中进行语音监测。坎达尔在记者会上说,语音监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扩大监测危险情况的能力,包括当轮胎发出异响,或监测到车上发生含有“救命”等危险字眼的对话时,向Grab发出警示。
如果车程提早结束,或偏离既定路线,人工智能系统也会通知Grab,以便及时介入。
Grab于2023年在本地完成第一阶段的语音监测测试,第二阶段去年底启动。陆路交通管理局批准第二阶段测试时,要求Grab向用户阐明,功能首次启用后,接下来的车程会默认开启这个功能。每一次启动功能,Grab就得通知乘客。Grab须遵守个人资料保护法令。
坎达尔说,这些录音只会储存最多五天,之后会从系统删除,公司只有在接到投诉时才会打开录音进行调查。
针对Grab是否已获得陆交局批准正式推出这项功能,Grab发言人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公司正与陆交局洽谈,最迟在今年第二季推出功能。
Grab与两家人工智能机构合作
Grab总裁陈炳耀也宣布,公司将与两家人工智能机构OpenAI和Anthropic合作,在产品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聚力在人工智能模型上取得突破,让受众获益。
例如,Grab将借助人工智能,根据实时和历史数据,预测乘客需求最高的地段,更快、更准确地指引司机前往这些地方,让他们更快地接到工作,也让乘客更容易找到司机。
司机也可实时向Grab提供最新的路况消息,确保Grab的地图及时更新。司机无需动手在应用输入路况,可以集中精神驾驶,也更安全。
陈炳耀说:“Grab旨在推动创新,研发出解决在社会里真实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实地观察发现的。”
接下来,Grab的送餐服务会迎合消费者订一人餐的需求,除了不设最低消费,也会调低送餐费。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与附近的陌生人并购下单,一起分担送餐费,解决单独下单的高昂费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