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八,并蝉联亚洲第一。南洋理工大学排名上升三位至第12,是近年来最佳。

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星期四(6月19日)公布了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14年是全球第一,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保持第二,斯坦福大学跃升三位至第三。牛津大学与哈佛大学都下滑一位,分列第四与第五。

这次的QS排名规模历来最大,共评估1500多所大学,覆盖106个国家与地区。上榜的美国大学最多,共192所;英国和中国大陆分别有90所和72所。新加坡有四所大学上榜,其中两所排名上升,一所持平,一所下滑。

国大自2019年至2023年连续五年排名第11,自2024年起跻身10大,三年来稳居第八。南大则从去年的第15位升至第12,表现亮眼,创下近四年来的最佳成绩。南大曾在2022年排第12,之后在第15或以下。南大在2018年和2020年曾取得第11的历来最佳排名。

新加坡管理大学跃升74位至第511;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则由第440下滑至第519。

延伸阅读

南大世卫合作推广 新加坡开发新系统助评估新型食品风险
南大世卫合作推广 新加坡开发新系统助评估新型食品风险
美国招生政策生变 国大商学院延长申请期限迎优秀生
美国招生政策生变 国大商学院延长申请期限迎优秀生

在亚洲排前三的大学中,新加坡占两席,另一所是全球排第11位的香港大学。新加坡与中国大陆各有两所大学进入全球前20,为亚洲最多。

国大在QS的所有评估指标中,除了“师生比例”一项略逊于新科大,其余均居全国榜首。国大的“毕业生就业表现”列亚洲第二,显示它的毕业生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与职场竞争力。

至于“国际学术声誉”和“可持续发展”指标,国大均排亚洲第三。“可持续发展”指标涵盖环境、社会和治理战略与相关研究成果。

此外,新加坡所有受评估的大学在“雇主声誉”与“国际学生比例”指标上均有所提升。但在“师生比例”“每名教员的论文引用次数”“就业表现”与“可持续发展”这四项下滑。

本地大学各指标表现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尽管如此,新加坡大学的整体表现在所有评估领域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在“国际化”指标方面表现突出,展现出强劲的全球人才吸引力;其中,“国际教师比例”是表现最突出的项目之一,本地三所大学在这方面都在全球前50。

对于国大再度跻身全球前10和蝉联亚洲第一,校长陈永财教授说,这充分反映了学校在教育、研究与创新领域持续深耕取得的成果。

“我们尤其感到欣慰的,是能在学术声誉方面跻身亚洲前列,在雇主认可度与国际科研合作方面也持续取得进展。这些成绩彰显社会对国大毕业生的高度信任,以及我们全球科研网络的广泛影响力。”

陈永财教授强调,国大作为一所致力于研究与创新的世界级大学,不仅追求学术卓越,更希望为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对于南大排名跃升,校长何德华教授说,这展现了学校不断革新、积极应对时代挑战的努力取得了成果。

他指出,南大去年成立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协助学生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变;今年则设立了荣誉学院,鼓励学生将科技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大持续吸引国际优秀学者,通过‘南洋助理教授计划’延揽具潜力的青年人才,并积极招募世界级学者,抢占全球教育新格局中的关键机遇。”

新加坡在全球高等教育版图确立了领先地位

QS高级副总裁索特(Ben Sowter)指出,新加坡已在全球高等教育版图中确立了领先地位,两所大学跻身全球前20,展现了强劲的科研实力与高度的国际合作精神。

他说:“新加坡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在于它的前瞻性发展理念,聚焦于技能培养、创新与科技进步,精准回应全球职场变化的需求。透过拓展终身学习、深化伙伴关系、强化毕业生支持体系,新加坡不仅提升了人才竞争力,也正朝着在放眼未来、以技能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中引领全球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