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局势未明朗,雇主在招聘时较谨慎,我国今年第一季的就业人数增长显著放缓。首季就业人数增幅为2400人,远低于2024年第四季增加的7700人,环比减少5300人。居民失业率和长期失业率也增加。
人力部星期五(6月27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劳动市场报告》数据时指出,我国劳动市场依旧紧缩,求职者对职缺的比例维持在1对1.64。今年3月,本地有8万1100个职位空缺待填补,高于去年12月的7万7500个。多数领域的职缺增加,但制造业的人力需求有所减少,职缺从去年12月的8200个,减至8000个。
职缺数据是针对美国4月宣布加征关税前的时期,人力部预计,关税对我国劳动市场的确切影响会反映在之后的季度。由于雇主对经济前景持观望态度,招聘放缓料会持续。
约七成职位空缺面向本地居民,主要来自增长领域如医疗和社会服务、金融和保险、资讯与通信领域。
不包括外籍帮佣在内,今年3月的总就业人口达374万7000人。居民和非居民就业人数增幅都有所放缓。增加的约300名就业居民,主要来自医疗和社会服务,以及金融和保险服务。外向型领域如专业服务和资讯与通信领域的就业居民则有下滑趋势。
非居民就业人数的增长主要来自工作准证持有者,他们大多从事无法吸引本地居民的职业,例如巴士和卡车司机。
我国今年首季的失业率略增,整体失业率从去年12月的1.9%增至今年3月的2.0%;居民失业率同期从2.8%增至2.9%。公民失业率则从2.9%增至3.1%。居民长期失业率也从0.8%增至今年3月的0.9%,但仍处在非经济衰退期,介于0.6%至0.9%的水平。长期失业率的定义为失业至少25周。
根据报告,30岁以下,以及50岁及以上居民的长期失业率都有所增加。经季度调整后,30岁以下的居民长期失业率从去年12月的0.9%增至今年3月的1.2%;50岁至59岁居民长期失业的比率则从1%微增至1.1%,60岁及以上居民的比率则从0.8%增至1%。
裁员人数达3590人
今年首三个月,裁员人数达3590人,低于去年第四季的3680人。每1000名雇员有1.5人被裁退,与去年第四季相同。 一周工作天数被缩短,或被暂时解雇的员工也从660人减至570人。人力部说,这反映了企业面对经济前景不明朗,招聘时持谨慎态度,同时也避免大幅削减人手。
被裁退的居民中,六个月内重返职场的比率从58.1%增至60.6%,显示被裁员工再就业的情况有所改善。
主管能源与科技的人力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五走访跨国企业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后指出,新加坡经济韧性工作小组在检讨如何进一步协助企业和员工应对经济环境,包括支持将踏入职场的毕业生,预计第三季宣布相关措施。
他说:“不论是就业机会或实习,政府要确保所推出的措施不会因此剥夺年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已有的机会,因此会采取循序渐进、谨慎的方式,辅助在找工或探索不同职业跑道的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一系列选项。”
面对关税战,政府将协助企业扩大供应链,避开受关税冲击的市场。陈诗龙也呼吁雇主,善用企业劳动力转型配套来提高生产力,加强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