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后榴梿商面对营运压力,纷纷收摊或转型:有人精简人手、专注门市,有人从产地耕耘、配送超市到出口中国,打造一条龙产业链;也有人经营网购、专为企业派对和盛宴供应果王。
在马来西亚拥有自家榴梿园的Durian 36老板张诗咏(40岁)说,疫情前,新加坡的榴梿摊一度蓬勃发展,高峰时多达200多摊;但疫情后,租金与人力成本飙升,许多业者撑不下去而收摊。他估计,市场至少淘汰四成业者,如今仅剩百多摊。
因此他疫后不再扩张摊位,转而专注供应网购,并为企业办榴梿派对。本月,他将为圣淘沙名胜世界的年度榴梿盛宴供应12公吨顶级榴梿,让购票公众享用。
“空军山芭榴梿”老板洪篥铵(59岁)从父亲手中接手这个59年老摊。她说,过去不少企业邀请团队办榴梿派对,但疫情后人手缩减,她选择专注门市经营,“有人要办派对,就请他们来店里包场”。
总部和门市都在芽笼的Deluxe水果批发公司董事卢鸿胜则反映,疫情后人手吃紧,公司不再派人到超市外摆摊,而是精选榴梿,包装供应给全岛各大超市,在确保好品质管理的同时,既减少退货和投诉,也提升顾客体验。
延伸阅读
7月榴梿盛产质优价稳 识货者可捡便宜好料
他透露,Deluxe目前在柔佛种植1万多棵榴梿树,也到彭亨和槟城考察和收购榴梿,设工厂采用液氮科技急冻榴梿出口,构建完整的一条龙产业链。公司也聘请不同专才,24小时运作,处理门市、超市、出口、销售数据分析、行销策略和社交媒体推广等业务。
“各行各业都要创新,卖榴梿也不能原地踏步,必须因应时代挑战和市场需求,不断进步,才不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