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毕业生就业焦虑上升。政府承诺提供更多支持,并呼吁求职者保持开放心态。

人力部长陈诗龙星期四(7月10日)在经济韧性小组记者会上说,过去几个月与各界人士交流得到的反馈是,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感到焦虑。他说,政府理解他们的担忧,强调会提供相关支持措施。

“我吁请毕业生和家长保持冷静。我们已经更细致、谨慎地审视今年的工作和毕业生就业数据。虽然目前仍属初期,但截至6月的数据已呈现一些积极迹象。”

五所公立大学2月公布的2024年就业调查显示,去年毕业生全职就业率,连续两年下降至79.5%,比前一年低4.6个百分点。然而,截至2025年6月,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1.9%,高于去年同期的47.9%。

陈诗龙指出,入门级职位的空缺仍维持稳定。在公共部门方面,目前约有2400个适合毕业生的空缺,包括工程师和软件程序员。

延伸阅读

经济韧性小组宣布推出新援助 补助计划职业辅导助劳资应对关税
经济韧性小组宣布推出新援助 补助计划职业辅导助劳资应对关税
企业面对关税挑战反应分三类 杨莉明吁抓紧机遇
企业面对关税挑战反应分三类 杨莉明吁抓紧机遇

人力部公布2025年第一季《劳动市场报告》数据,本地今年3月有8万1100个职位空缺待填补,高于去年12月的7万7500个,多数领域的职缺增加。

至于哪些领域招聘需求仍强劲,陈诗龙回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医疗与社会服务护理、绿色经济、教育、深科技、资讯通信科技等,仍是就业机会较多的主要行业。

出席同场记者会的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指出,随着各行业加速数码转型,科技相关职位已遍布多个领域,不再局限于科技公司。

她说:“传统就业领域之外还存在就业机会,如果能跳出既定印象,也考虑这些机会,就业选择会大大增加。”

黄志明:年轻人步入职场 普遍面临四大“落差”

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志明则在记者会上指出,年轻人在步入职场时普遍面临四大“落差”——技能不足、期望与现实不符、全球不稳定和AI冲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以及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他说,这些落差形成一个循环,让不少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感到焦虑。“这些担忧是合理的,这也显示我们的年轻劳动力非常在乎能否从事有意义、可持续的职业。”

黄志明呼吁年轻人在求职时保持开放心态。“市场上仍存在机会。即使某些工作未必完全符合个人期望,它们也可能为个人建立人脉、累积经验,并开启全新职业路径提供契机。”

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领导的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于4月16日召开首次会议,并宣布成立三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收集企业反馈、提供即时支援,以及制定我国经济转型与未来定位的长期战略。

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会长陈启德与陈诗龙和黄志明是第二小组成员。陈启德在记者会上指出,大多数雇主正采取谨慎策略应对人力问题;约七成已计划或已实施团队重组、暂停招聘,并优先提升员工技能,以增强组织韧性。

“持续的不确定性仍对他们的商业决策造成沉重压力,影响他们的人力部署计划。”

美国对各国的关税措施,对以贸易为导向的新加坡经济造成压力。陈诗龙说,虽然面对不确定性,但我国目前既不处于危机,也未陷入经济衰退,整体劳动力市场仍展现良好的韧性。

他举例,截至今年3月,我国每一名失业者大约对应1.64个职位空缺。约七成的空缺将由本地居民担任,多数集中在一些正在扩张的行业。有意在未来三个月聘请员工或调高薪资的企业比率,较4月至5月略有上升。

陈诗龙说,政府当前的重点是提升企业与员工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推出一系列支援措施,协助员工应对不确定环境,增强他们面对波动与风险的应变能力。

贸工部、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职总,以及全国雇联星期四发出联合文告,宣布政府与职总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将扩大职业指导服务的覆盖范围。

职业指导服务为个人提供一对一的量身辅导,协助厘清职业方向、提升适应能力,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以便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顺利转型与发展。公众将可使用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来抵消职业指导服务费用。

政府也将推出临时基本人力资源认证资助计划,加强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支持,协助企业在不稳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管理与扶持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