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小叮当陪伴左右
黄思强作为新加坡全国人工智能核心(AI Singapore)人工智能科技总监,过去几年通过跟机构学府、跨学科团体合作,举办人工智能挑战赛,见证AI在教育、医疗、材料技术等领域的更新迭代。这方面的发展速度极快,以至于被问起对10年、20年后的新加坡有何想象时,他笑言:“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都有可能实现吧!”
当AI应用化场景普及开来,人工智能的触角探入不同生活场域,想象你的一天也许会是这样的:AI智能管家叫醒起床,依据个人喜好调节家中室内温度、灯光亮度。冰箱里的食材一目了然,智能化定制餐单后,烹饪机直接煮好给你吃。出门上班去,自动驾驶车内定制冷气温度,播放喜欢的音乐。因为所有车辆都已集中联网,智能规划驾驶线路,从此没有了堵车的烦恼,一路畅通无堵。
工作时将回复电邮、查找资料等琐事交由AI处理,员工只要专注做好需付诸脑力与创造力的核心任务。高效完成工作后,也许下午四点就能下班,空出更多时间休息、锻炼、陪伴家人,届时说不定四天工作制即可成真。
“毕竟AI的出现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黄思强说。
他期待未来的AI能像哆啦A梦一样,是个有着神奇魔法的生活良友。“我从小就很喜欢看小叮当漫画,每次看到它从神奇口袋中变出魔法,解决大雄的难题,就励志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有一天能够研发出像小叮当一样的玩伴。”
如今他致力发展的AI,就像小叮当的魔法口袋,人们能从中信手拈来各类资讯,提供线路规划、烹饪食谱、做线上医生……
人工智能助跑未来发展
说起AI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路径,黄思强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比喻解释道,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库已经完成“读万卷书”的部分,除了私人未公开的数据,互联网上可以读的“书”(数据)它都已读完。接下来,是如何“行万里路”,赋予它感知、学习和与环境交互的能力,这就是目前具身智能(Embodied AI)领域所探讨研发的,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中。
“加入实体后,AI就能够像人一样有感知体验,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等五感,加强对世界的认识,读取更多环境数据的同时,也能被训练出更深一层的智能。”
而未来人们的核心工作竞争力将围绕AI展开。黄思强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教学生如何当一名“AI经理”,统筹指挥不同类型的AI代理人做工,有的负责写电邮,有的剪辑视频,有的处理报表。
与此同时,AI平台也会降低很多职业门槛,就像电商出现时让开店变得更容易。AI出现有助于打破行业壁垒,降低入门成本。“核心技能是要学会如何驾驭AI,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也要时常更新了解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在全国人工智能策略2.0的目标下,我国将设立100个人工智能卓越中心,构建投用AI能力,运用于医疗保健、教育、金融、先进制造,以及物流和运输等优先领域。
谈起自己的新加坡梦,黄思强表示,希望在智慧国蓝图下,可以善用AI解决人力短缺问题,帮助国家发展。
“新加坡的智慧国理念一直是很多国家借鉴的榜样,目前我们在AI领域名列前茅,每个人都期待看我们要怎么做。”人力不足算力帮忙,通过借力AI,期待我国科学家能提速领先他国有新发明,学生能掌握快速学习技能。
黄思强喊话道:“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早一点研发成功,让我的小叮当早点到来!”
开启丰盈乐龄人口密匙
如果说AI是推动未来新加坡前进的燃料,向内看,我们还有一处有待深度挖掘的宝藏——乐龄生力军。这组数据一直提醒着我们,我国明年正式步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1%;到了2030年,每四人中就有一名年长者。
婴儿潮迎接养老,生育率逐年下降,国家未来的人口结构令人存忧。然而新加坡管理大学幸福老龄化研究中心(SMU Centre for Research on Successful Ageing)主任郑宝莲教授,却对未来抱以不同愿景。
“在过去的叙事中,谈起变老总有太多负面印象,认为乐龄就是等待被照顾,总处在一种被动处境。但反观眼下65岁以上者,他们有着绽放的生命状态,辛苦工作大半辈子,有积蓄,有人生经验,有健康活力,退休后他们希望继续贡献社会,发光发热。
“如果我们能够赋能给乐龄,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让他们主导社区活动,调动积极性,这样我们就有20%的人力可以回馈社会。将乐龄视作重要的社会资产,当我们拥有很多正向资产,超老龄化将不再是挑战而是机遇,我们对未来有的不再是恐惧,而是期待!”
郑宝莲梦想中的乐龄社区,更像是一个俱乐部,由乐龄自主管理安排活动。政府作为辅助角色,提供所需的资源、经费、场地。未来社区中的乐龄,受教育水平高,有着设计型思维与发现、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洞察街坊邻里的需求,可确保餐食价格合理、营养丰富。
退休工作灵活安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代群体的动力是什么,如何激励他们。”就眼下一部分人选择50岁退休,他们积攒了足够资产,想要的是自由,是如何进一步探索生活。
未来模式中,对于那些想要继续工作的乐龄,要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有些人需要看孙,有些要照顾老伴,甚至是年迈父母,灵活工作安排以及对他们付出的认可,会提升乐龄员工幸福指数。
下班后回到家,理想中的社区规划是诊所、药房、超市,都在10分钟通勤距离内,沿途道路安全设有扶手,出门走路不用怕。公共医疗体系承载力强,看病无须长久等待,有足够床位给病人。社区内配有休闲养疗设施,游乐场、花园、卡拉ok室、休闲中心,“这些设施和精彩的活动安排能让人们忙碌起来,憧憬起床后新的一天。”
善用科技封存记忆
新的一天也会是与科技共存的一天,想见AI时代的到来,郑宝莲一来鼓励乐龄学习新技能,再者呼吁营造人性化环境,多一些耐心讲解,为乐龄踏入未来生态圈做准备。
她分享:“最近和朋友聊天谈起,对方想象未来或许会有AI avatar(虚拟形象)。当自己老了记忆力下降,我的avatar就会出来替我代言,或提醒我陈年往事。”
在失智症这一挑战面前,郑宝莲认为或许可以用科技封存记忆,带乐龄穿越回到过去,活化脑回路。当国家一直在发展,不断翻新的城市化建设,让当年那些熟悉的街景随时间流失,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消失。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想要回看50年代的甘榜,60、70、80年代那些熟悉的街景,或许在一间四面投影的屋子里,能够再现那些封存的记忆,带我回忆起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奋斗过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