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庄汶翔从小英文总是不及格,因缺乏自信,对人生不敢怀抱什么梦想。

中四会考英文再次失利后,他破格获一所学校录取,并在校园里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找到人生方向。

顺利毕业后,他怀着感恩之心,在职场上努力,也投身海内外社群服务38年。如今,他的人生梦和新加坡梦是一致的:希望超越自我,打造一个“爱人如己”的关爱社会。

昔日胸无大志的庄汶翔,如今是一名机械工程师,也是一家本地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品质管理部门主管,负责管理年营业额数亿元的海内外业务。他在这家公司服务近30年,曾从事研发、设计与生产等工作。

与妻子育有两名女儿的庄汶翔,无论事业或家庭,以一般人的标准来看,都称得上是成功而幸福的。不过,他很清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一切,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得益于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在讲华语的家庭长大

庄汶翔从小在一个以讲华语为主的传统家庭长大,三个哥哥就读华校,父母却决定让他念英校。他从小学到中学的求学过程十分吃力,英文一直不及格。“我感到自卑,缺乏信心,对未来不敢有任何理想,就是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

中四会考放榜,他英文不及格,只考到E8,升学困难。他到多所学校报名,都未获录取。最终,新加坡工艺学院(现称新加坡理工学院)破格录取他修读机械工程,条件是英文须重考,并至少得取得接近及格线的D7(C6以上才算及格),才能毕业。

他课外补习,英文终于取得D7成绩,并在过程中确立对机械工程的兴趣,以良好成绩顺利毕业。服役后,他当了一年建筑绘图员,在家人鼓励下报读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三年苦读取得学位,之后加入目前的公司至今。

多次到海外服务社群

17岁可说是庄汶翔的人生转捩点,除了获得理工学院通融升学,他还找到了人生信仰,加入校园团契。18岁那年,他跟着团契远赴北马关丹,自此,38年来,他持续投身于海内外社群服务,在本地关怀客工,也前往西马、中国和泰国多地回应当地百姓的需求。

他多次到泰缅边境山区、金三角边上的夜丰颂难民村,为当地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援,为他们办营会,并参与资助当地的华文学校。

近两年,他在武吉巴督社区主办趣味学习假日营,以爱和勇气等主题,协助华族子弟培养品格、社交技巧与文化鉴赏力。

谈到人生梦与新加坡梦,他期望自己每一天都能实践关爱,也期许新加坡社会在优渥的物质条件下,能减少许多自私行为,如乱丢垃圾、在人行道鲁莽骑行、开车换道不打信号灯、制造二手烟等。

“希望我们能超越法律约束,少一点自私,多一点关爱,在稠密的人口和拥挤的空间中,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共筑一个充满爱和包容的优雅社会。”

1987年5月,庄汶翔(右三)与理工学院校园团契的同学远赴北马关丹的华人新村,探访当地村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受访者提供)
1987年5月,庄汶翔(右三)与理工学院校园团契的同学远赴北马关丹的华人新村,探访当地村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