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为年长者打造新加坡式的“退休村”,这并非是一个年长者孤立的居住区,而是把更多的活跃乐龄中心、居家看护与支援服务,以及更方便的医疗护理服务,融入现有组屋区,形成“乐龄社区”,让年长者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乐龄社区”(Age Well Neighbourhoods)将在大巴窑,以及另一两个年长居民较多的市镇开始推行。当局将在这些市镇测试新构想,从中学习哪些做法有效,然后逐步推广。国家发展部和卫生部将在准备就绪时分享更多详情。
总理黄循财星期天(8月17日)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这一消息。
随着人口持续老龄化,当局计划在更多社区增加社区关爱组屋(Community Care Apartments)和辅助生活项目,为年长者提供结合居住、看护与社交的服务选项。
不过,社区关爱组屋不能成为主要解决方案。
黄总理指出,我国能建造的新社区关爱组屋有限,许多年长者也不想搬走,他们更喜欢在原地养老。所以,政府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持大巴窑和其他老区的年长者。
接下来,政府将借鉴社区关爱组屋的核心特点,把相同的理念应用在更广泛的邻里社区,建设能够支持乐龄人士在原地养老的“乐龄社区”。
“乐龄社区”将为年长者提供更多社交的场所,使实体接触点更方便他们使用,例如设立更多活跃乐龄中心。黄总理说,更多空间也意味着更多活动和设施,年长者甚至可以到那里当义工,为别人服务。
借鉴社区关爱组屋的运作模式,居住在“乐龄社区”的年长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居家服务,例如简单的家居维修和基本健康检查。对于有额外需求的年长者,则可选择家政服务、洗衣、送餐,以及沐浴和进食等日常起居的协助。
此外,将有专属护理人员协调这些服务,定期探访年长者,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提供支援。
年长者也将获得更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在“乐龄社区”内,当局将增设康复与物理治疗设施。
政府医院也会在社区里设立健康站,更定期地部署护士到基层,协助出院后随访和用药管理。年长者也可前往进行基本护理和健康咨询,无需上诊所。
黄总理说,他所描述的“乐龄社区”,可能在其他国家称为“退休村”。
“但在新加坡,我们不希望乐龄人士生活在孤立的居住区。相反,我们将在组屋市镇内、在各个年龄段的居民中,建立‘乐龄社区’。”
黄总理:老年生活质量 取决于今天采取的行动
黄总理强调,老年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今天采取的行动,这就是为什么将整个医疗系统导向促进健康,而不仅是治疗疾病。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天在脸书上载视频,推广“社会处方”(Social Prescribing)的好处。
视频中,王乙康与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社区医院乐活协调员搭档向病人说明,社会处方能让他们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根据兴趣参加卡拉OK、彩绘、运动、拉密牌(Rummy-O)、园艺等活动,从而保持身心活力,活得精彩、安康。
新保集团社区医院自2019年起引入社会处方护理模式,让病患更方便参与社区活动,维持健康生活。目前,新保集团旗下共有100名乐活协调员,其中新保社区医院有12人。他们协助临床医护人员评估病患的社会关键因素,并将运动课程、园艺、唱歌、绘画、艺术与音乐治疗、健身小组等纳入护理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