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五年级学生黄子涛(25岁),凭借描绘承载一代新加坡人记忆的黄金坊的散文佳作《鎏金岁月》,一举夺得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学奖大专文学奖的《联合早报》金奖。

从建筑学专业的视角出发,黄子涛不仅翔实地描写了昔日黄金坊(Golden Mile Complex)从里到外的独特景观,也采用感性的笔触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记录这幢建筑的变迁史,引导读者从人文角度,深思本地建筑变化的拆除与重建。

第一次参赛就获奖的黄子涛受访时说,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建筑业,从业者大多提倡简洁、有经济效益的设计理念。“但我从女性主义相关的书籍中获得灵感,更希望展现的是一幢有历史积淀的旧建筑的文化复杂性、包容性和人文价值。”

第23届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学奖颁奖典礼于星期六(8月23日)下午举行,文学奖结合了福建会馆属校小学生华文作文比赛;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中的新蕾奖、新蕾爱拍客和爱拍客IG人气奖;以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三个奖项。文学奖共收到1786份参赛作品,共113名学生获奖。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五年级学生黄子涛(左)凭借描绘承载一代新加坡人记忆的黄金坊的散文佳作《鎏金岁月》,一举夺得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学奖大专文学奖的早报金奖及散文组次奖。(蔡家增摄)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五年级学生黄子涛(左)凭借描绘承载一代新加坡人记忆的黄金坊的散文佳作《鎏金岁月》,一举夺得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学奖大专文学奖的早报金奖及散文组次奖。(蔡家增摄)

其中,大专文学奖今年迎来新加坡社科大学加入后,共收到687篇参赛作品,比去年多出了85篇;新蕾奖方面,也吸引了全国83所中学参加,总共收到489篇参赛作品,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延伸阅读

福建会馆文学奖 道南学校连续五年夺作文团体总冠军
福建会馆文学奖 道南学校连续五年夺作文团体总冠军
福建会馆文学奖 高中生击败大专生夺早报金奖
福建会馆文学奖 高中生击败大专生夺早报金奖

吴培铭:掌握语文能力 就好比掌握牵线搭桥能力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吴培铭担任颁奖典礼主宾。他致辞时说,在我国多元种族与文化的社会中,文字是很重要的沟通,以及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的工具。“文字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将心比心。”

吴培铭指出,即使是网络平台上的创作,也同样离不开文字。“掌握了语文能力,就好比掌握了牵线搭桥的能力。”

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组副主任许振义博士致辞时说,参赛佳作文集中有许多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街角的咖啡店、店屋后巷、亲切的“安娣”“安哥”等具有本地特色的语言。“我们一定要多写多讲新加坡故事,才能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和认同,也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新加坡。”

大专文学奖现代诗歌组首奖获得者廖欣欣(25岁),以中国福建、广东、海南、客家、潮汕的标志性美食为创作动机,写下了色香味俱全的《侨味南洋》,带出了本地早期移民的坚韧,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坚持。

廖欣欣去年从中国福建来狮城就读国大中文系硕士。她说:“这五个地理位置是本地华人主要的祖籍地,食物是文化发展与融合生生不息的象征。通过味觉,在慰藉乡愁的同时,我也更了解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