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学院时期的一个专题作业激发出创业点子,大学生努尔雅妮(Nuryanee Anisah)边上学边创业,把废弃布料加工制成各类实用包包,也与非盈利组织合作,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就业机会。
雅妮(25岁)约五年前,在理工学院和同学一同探讨如何把布料环保变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理工学院毕业后,她和一名同学继续把想法付诸行动,展开细致的市场研究,最终在2020年创办了布料环保公司。
公司的运营模式不只是制作包包,再放到网店售卖这么简单;公司与体育用品连锁店迪卡侬、丰城等机构合作,用它们提供的帐篷、横幅、制服等旧布料,制作成电脑包、托特包等商品,供这些组织售卖或作为企业礼品。公司也与学校和其他企业合作,开设环保包制作课程。
与非盈利组织合作 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也选择较少见的路径,它与非盈利组织合作,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缝纫、布料剪裁,以及缝纫导师等灵活的工作岗位,致力于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已和超过90名受益者合作。
该如何在盈利和创造社会影响之间取得平衡——这是雅妮不断思考的问题。她说:“在发展公司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一方面能环保废弃布料,同时也把这些资源投资在我们的员工、尤其是有需要的人士身上,进一步扩大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一手抓事业、一手抓学业,相信对大多20出头的学生来说,这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任务。但雅妮的理想不止于此,为了精进自己的能力,她在大学期间还额外修读了时尚产业发展与研究的第二个专业文凭。
高度关注环保和不平等等社会议题的雅妮,也参与海外的海洋保育计划,协助海外渔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她坦言如今蜡烛两头烧并不容易,“希望一天能有48小时”。
“但这个工作让我找到内在的价值,这包括帮助身边的人,同时也帮助自己不断成长。即使过程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这股动力仍能推动我继续努力、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