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年轻嗜毒者接受更制度化监管,进而远离毒品的青年增强监管计划,将扩展让滥用麻醉剂“依托咪酯”的青年加入。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律政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星期四(8月28日)在跨部门记者会上指出,青年会吸电子烟或滥用毒品,往往存在更深层的原因,包括朋友的不良影响或心理健康问题等。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为此,他宣布扩展青年增强监管计划(Youth Enhanced Supervision Scheme),让滥用麻醉剂“依托咪酯”(etomidate)的青年加入。这些个案将由卫生科学局转介,并针对21岁以下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在计划下,第一次被捉的青年将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改造计划,期间须参加八次至10次干预辅导活动,协助他们克服成瘾问题。针对这个群体,卫生科学局不会进行监督。

延伸阅读

在“丧尸烟弹”问题失控前行动 政府从加罚执法到改造全面向电子烟宣战
在“丧尸烟弹”问题失控前行动 政府从加罚执法到改造全面向电子烟宣战
外国人持电子烟入境我国 或被吊销准证与驱逐
外国人持电子烟入境我国 或被吊销准证与驱逐

重犯的青年则须接受为期六个月的改造计划,参加至少16次的辅导活动,卫生科学局也会进行监督,确保青年远离毒品。

青年增强监管计划将协助青年和家属了解滥用毒品和成瘾的风险与伤害,同时协助青年寻找目标和动力,以在日后不再触碰毒品。青年将学习如何自我管理,以及如何避免毒瘾再犯。

社工也会协助青年和家属加强预防毒瘾的计划,以及建立良好的援助网络。若有必要,当局会把个案转介社会服务中心或家庭服务中心,提供进一步援助。

2013年推出的青年增强监管计划,旨在让21岁以下、重犯风险低的年轻嗜毒初犯,接受更制度化的监管。

蔡瑞隆说,迄今为止,这项计划已证明有效——约94%的青年完成计划,两年内的重返率也较低。2023年的重犯率是9.2%。

除了上述计划,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也为家长制定一个手册,并将通过线上和线下讲座协助家长掌握技巧,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及注意他们是否吸电子烟等。家长可通过凝聚家庭理事会(Families for Life)网站,找到电子烟和滥用依托咪酯的相关资讯,以及不同的援助管道。

9月起满16岁滥用者 重犯超过两次将送入戒毒所

9月1日起,满16岁的依托咪酯滥用者,一旦重犯三次及以上将送入戒毒所。针对当局如何保护未满21岁的毒品滥用者,避免受成人嗜毒者影响,新加坡监狱署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16岁至20岁的依托咪酯滥用者将安置在不同空间,并与成人分开接受改造计划。

卫生科学局指出,未满16岁的依托咪酯滥用者不会送入戒毒所,但须接受强制监督。

另外,社会服务机构如关爱之家瘾症康复与教育中心、新加坡肃毒协会、太和观慈善机构,以及飞跃社区服务等将为主动求助的成人提供支持。滥用依托咪酯的成年初犯和重犯,可在完成心理卫生学院的治疗后,到社会服务机构寻求疗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