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只管理框架推行一年,已有超过4万只宠物猫完成注册,获颁执照。这些宠物猫几乎全都已经绝育。
国家公园局属下的动物与兽医事务组(Animal & Veterinary Service)接下来将更有针对性地协助低收入家庭的饲主,让他们为宠物猫植入微晶片和进行绝育手术。
当局于2024年9月1日正式推行猫只管理框架(Cat Management Framework)。框架的其中一环是强制注册与微晶片计划,所有饲主须为宠物猫注册,而注册前还须先为它们植入微晶片。微晶片有助于追踪宠物猫的位置,也能强化饲主对宠物猫的责任。
公园局星期一(9月1日)发文告说,一年来已经为约4万1000只宠物猫注册,当中约95%接受了绝育手术。此外,逾4万1500人完成了线上的宠物饲养课程。首次为宠物猫申请执照者,须先完成这个课程。
自2024年以来,有超过8000只宠物猫在当局举办的路演活动上植入微晶片,另有500只在当局与兽医诊所合办的同类活动上植入微晶片。
由低收入家庭饲养的逾1300只宠物猫,也在当局的宠物猫绝育援助计划下,免费接受绝育手术和植入微晶片。
根据猫只管理框架,组屋居民可以合法养猫,每户最多两只,私宅则最多三只;所有宠物猫须最迟在2026年8月31日完成注册。在截止日期前的过渡期间,宠物猫的注册程序是免费的。
国家发展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星期一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视频,讲述猫只管理框架过去一年取得的进展,并感谢所有志愿者与合作伙伴给予的支持。
陈圣辉说:“接下来的第二年,我们将集中展开更具针对性的工作,包括在那些有更多关于猫只导致居民不便的反馈的地区,举办推介活动和免费微晶片植入活动,为低收入家庭的饲主提供援助,以及持续推进社区猫绝育计划。”
社区猫绝育计划是猫只管理框架的另外一环,目的是管控社区猫的数量。公园局的文告指出,截至今年2月底,已经把1600只社区猫纳入计划中。当局为社区猫进行绝育手术和植入微晶片后,会尽可能重新安置它们,或释放回社区。
公园局强调,社区猫绝育计划是一种全面、人道且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可用于管理全国的社区猫的数量。
配合管理框架推行一年 猫咪节庆鼓励人猫和平共处
为配合猫只管理框架推行一周年,动物与兽医事务组将于9月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关于猫只福利和行为的免费研讨会,以及在文礼民众俱乐部举行的为期两天的猫咪节庆等。
猫咪节庆活动上会有一个展览,展示一项以社区猫为主角的摄影比赛得奖作品。比赛由公园局的青年自然管家计划举办,旨在提高人们对社区猫的意识,及鼓励人们对社区猫释放善意。
青年自然管家计划宣传主任陈瑱僡告诉《联合早报》,通过捕捉社区猫日常生活中的样子,比赛希望提倡人们把猫视为社区的一部分,与它们和平共处。
公众可浏览go.gov.sg/cat-ember2025,查询庆祝活动的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