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脸上的笑容,是理工学院学生向彦婷(19岁)当义工的最大动力。在她看来,当义工真正受益的其实是自己,因为每次都能学到宝贵经验。
向彦婷是新加坡理工学院科学基础课程学生。2023年起,她展开忙碌多彩的“义工生涯”,曾在妆艺大游行协助疏导人群、帮残障者参与草地滚球活动,也与居民和年长者绘制图书馆、疗养院及联络所的壁画,为社区注入活力和色彩。
她同时是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青年义工,跟随义工伙伴、基层顾问和基层领袖走访社区,派发日用品与宣传册、倾听居民心声、收集反馈,并向居民传递政策和活动信息。
两年多来,她收获不少体验,尤其两个人的故事,让她印象深刻。
有一次,她在新加坡残疾人草地滚球总会(Parabowls Singapore)协助一名体障女子。聊天中得知,对方自小热爱保龄球并曾参赛,却因意外终身残障,被迫放弃。
在亲友鼓励下,女子转战草地滚球,多次夺奖,现为总会会员,不仅与队友切磋,还指导战术,激励大家追梦,并传递信息:不要让局限限制潜能。
这番经历深深触动向彦婷,让她学会坚持与珍惜。“从那天起,我提醒自己要勇敢追求目标。事情在完成前总看似不可能,所以永远不要放弃。”
另一次,她随义工和基层领袖探访独居长者时,发现一名七旬阿嫲被骗3万元。阿嫲不敢报警,忧心忡忡。向彦婷凭“半生熟”福建话,与大家耐心劝说,几天后陪阿嫲到警局报案。
“阿嫲事后非常感激,说没有我们,她可能没勇气开口。听到这句话,我意识到自己的一点绵力确实改变了她的生活,也减轻了她的焦虑。她的笑容,让我充满正能量。我相信,即使最微小的善举,也能带来巨大改变。”
学业再忙,她仍坚持义工服务。“我不会把学业视为负担,反而当成推动力,让我更积极投入。压力来时,我提醒自己,志愿服务和学业同样重要,所以会在日程里刻意预留时间。这让我在时间管理和专注力上更进步,生活也更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