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商学学士学位的蔡明杰,担任投资顾问几年后决定进修,报读新加坡社科大学的中文管理学硕士课程。他一方面希望提升自己的华文能力,另一方面也想拓展不同领域的视野。
本地大学陆续推出以华语授课的研究生课程,因应区域的教育需求。中国教育部和中国全球化智库的一项调查反映,新加坡是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第二热门选择,仅次于英国。
尽管以华语授课的研究生课程主要吸引国际学生,也有一些本地人看中课程的特点,像是39岁的蔡明杰。他们希望通过不同教学语言的课程精进技能、开阔视野。
新社科大发言人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大学去年推出中文管理学硕士课程,反应踊跃。今年7月开课的班级就有50名学生。为了满足需求,大学今年也为更多新兴领域推出中文课程,如金融科技、数据分析和知识产权,为讲华语的专业人士提供实用的行业技能。
南洋理工大学则指出,本地及区域商界领袖对中文管理课程的需求日益增长,南洋商学院今年10月开办以华语授课的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除了课堂学习,课程也包括与顶尖企业代表和学者对话、研讨会、跨文化交流项目等。
自2002年以来,南大便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办EMBA课程,一大部分课程在上海交大授课,每年平均有50人毕业。南大2005年也推出以华语授课的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平均每年约50名学生报读。
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言人则说,为支持学生的事业发展,或在需要一定华语水平和文化理解的市场发挥所长,校方开办一些以华语授课的研究生课程。例如,1997年推出的EMBA,以及2010年推出的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课程。一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也会以华语、马来语或日语授课,以配合教学目标和学习需求。
新加坡管理大学明年1月将开办中文EMBA课程。发言人指出,招生活动仍在进行,课程具有一定市场需求,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学员。大学一向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通过海外交流项目丰富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遍布全球。过去两年,把中国学府列为交换计划首选的学生人数,已增加一倍多。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今年9月则会开办以中英双语授课的科技与设计理学硕士课程(人工智能与科技赋能教育),首届学生约60人,包括中国学生。
本科生华语授课课程 同样受不同科系学生青睐
这股学习需求不仅出现在研究生阶段,一些大学指出,面向本科生的华语授课课程,同样受到不同科系学生青睐。
例如,南大为各科系学生开设商务华文、创意写作和翻译课程。不计中文系学生在内,2024/25学年修读这类课程的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一倍。
在新社科大进修的蔡明杰,从南大毕业后协助打理家族生意,冠病疫情后投身金融业,担任投资顾问,客户群有半数是中国人。
离开校园10多年,再重返课堂学习不容易。蔡明杰庆幸这门硕士课程提供部分时间修读的选项,让他根据适合自己的步伐选修单元课,兼顾工作。
他说:“我想自我提升,知道新社科大开办中文管理学硕士课程,觉得这有别于我之前接触的课程,丰富商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加强我的华文水平,熟悉商务用语,并开拓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