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捏一揉一搓,红头巾雕塑慢慢成型。对74岁的阿莎(Asha)来说,红头巾不仅代表着新加坡的发展历程,更是她成长记忆的一部分。

几个月前,阿莎参加蒙福关爱乐活工坊社区厨房(Goodlife Makan)的一个工作坊,与10名年长朋友一起学做陶瓷。作品包括红头巾,还有过去在咖啡店常见的陶瓷咖啡杯。

她说:“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制作这些作品的当儿,昔日回忆涌现,就像是回到了过去……小时候看到红头巾时总在想,她们一定很有力气,才能扛起那么重的建筑材料。”

阿莎从没想到作品会在国家美术馆展出。“我感到很荣幸,很开心能为新加坡建国60周年做出贡献。”

由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主办,获国家艺术理事会和国家美术馆支持的SG60关怀艺术展览(WeCare Arts Exhibition)星期二(9月16日)由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人民协会副主席唐振辉主持开幕。

延伸阅读

SG60代代相传大接力 1岁萌娃到85岁长者同场跑
SG60代代相传大接力 1岁萌娃到85岁长者同场跑
辉煌六十载 月满新加坡 牛车水中秋巨型SG60灯饰登场
辉煌六十载 月满新加坡 牛车水中秋巨型SG60灯饰登场

本次展览以“我们的社区:SG60至未来”(Our Community: SG60 and Beyond)为主题,鼓励新加坡人在回顾建国60年历程的同时,也展望未来。

展览共展出30件作品,其中16件为实体展品,包括阿莎参与创作的陶瓷雕塑;其余14件通过数码方式呈现。这些作品由36个社会服务机构和四个自助团体的780多名关怀艺术基金受益者创作,年龄从七岁到95岁不等。

关怀艺术基金助力多种活动 2万4700人从中受益

唐振辉致辞时说,2014年推出的关怀艺术基金,有助社服机构推出不同活动,如工作坊、展览和演出等,帮助参与者培养自信,鼓励创作和加强社会联系。至今已有2万4700人从中受益。

他指出,这是主办方第四次承办关怀艺术展览,这些年来,展览触及的人群不仅更广,参与也更包容,对社会的影响也更深。

“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作品,反映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艺术天分或创作能力,而是我们儿童、青年、乐龄和残障者的不同经历。”

退休者詹美仙(71岁)与另23名乐龄创作的作品,也在展览展出。她说,创作过程中,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包括用色和图案等,但最终都能谈妥,融洽地完成作品。

“完成作品时,都很兴奋,就像圆梦一样,从没想过我们可以画得那么出色……得知作品获选展出时,我们整班人都很激动,大声鼓掌。你要知道我们这群在恩领社区服务参加画画班的乐龄,有些都八九十岁了,即便拄着拐杖,或是需要女佣帮忙,都坚持报到,一起完成作品。”

SG60关怀艺术展览举行至10月12日

年仅10岁的学生曹楷芯和32名同伴完成的马赛克镶嵌作品同样入选。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尝试这种方式创作,因为要在木片上作画和上色,颜色拿捏颇有挑战,幸好有老师指导,才成功把想要呈现的红龟粿和九层糕做出来。

SG60关怀艺术展览举行至10月12日,地点在国家美术馆四楼大华银行探索空间。公众也能上网go.gov.sg/wcaex-cdc,欣赏所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