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丹麦携手研究更环保的城市降温方法,南洋理工大学与丹麦两所大学展开五年计划,为大型城市设计更省电的制冷系统。
这个计划获得格兰富(Grundfos)基金会940万美元(约1200万新元)的资助,是基金会迄今最大笔科研拨款。格兰富基金会是一个丹麦商业基金会,为可持续的水项目提供资金。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和气温升高更频繁出现,尤其在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降温需求大幅上升。不过,传统制冷方式耗能高、碳排放重,反而加速全球暖化。
为此,由南大、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和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联合展开的“特大城市的环保制冷系统”(Sustainable Water-based cooling in Megacities)计划,将开发智能且可持续的制冷系统,目标是将大城市的能源消耗减少最多三成,从而降低电费与碳排放。
研究目标不仅是实验室中的节能优化,更要确保在现实中可靠运作,即使遇到安装疏漏、设备故障、网络攻击或城市环境变化,也能维持稳定。
计划涵盖多方面工作,包括:开发城市规划工具,预测并管理未来的制冷需求;利用人工智能监测系统效率、发现隐患并提前维护;以及设计智能算法,在满足降温需求的同时,兼顾节能和电网稳定。
研究团队也会考虑新建区域和老旧建筑的需要,确保新方案能在不同城市场景中应用。
为验证这些创新技术能否大规模应用,团队将在新加坡建立实体测试平台,涵盖房间、楼层和整栋建筑三个层面,并以“数码孪生”(digital twins)技术辅助。所谓“数码孪生”,是指在电脑建立和真实建筑一模一样的虚拟模型,用以模拟和测试大规模部署。
南大能源研究院执行主任斯里尼瓦桑教授(Madhavi Srinivasan)说,这次合作标志着可持续城市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这个项目把南大在可持续发展、工程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优势,与丹麦高校及格兰富的专业经验结合,研发先进的环保制冷方案,体现各方通过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推动城市永续发展的共同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