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今年5月全国大选期间出现操弄种族和宗教的身份政治事件,这个课题攸关国家的根本存续,不能轻轻带过。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指出,如今大选尘埃落定、各方情绪已趋平稳,政府在新一届国会开幕后的第一时间发表部长声明,提醒国人新加坡赖以成功的制度框架与基本原则。

尚穆根星期二(10月14日)对国会说,这并非国会首次讨论相关课题,发表这份部长声明旨在重申新加坡立国的基本理念,并明确未来政党和政治人物在面对类似种族与宗教议题时应有的行为准则,从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尚穆根说:“历代新加坡人都在守护这份信念。要实现我们信约中的理想,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放眼世界可以清楚看到,唯有远离身份政治,我们才能达成这些理想。”

他说,新加坡自独立以来选择了一条与多数国家不同的道路,不以族群为治国基础,而是以世俗国家原则、唯才是用制度、多元种族共融、机会平等与法治为基础。

他回顾历史,指出许多国家在独立后采用主要族群的语言为官方语言,并实施倾向主要族群的政策,导致少数群体被边缘化。然而,建国总理李光耀与团队坚持人人平等的建国理念。

延伸阅读

如何处理种族宗教课题 尚穆根与议员展开讨论
如何处理种族宗教课题 尚穆根与议员展开讨论
种族与宗教是我国立国基石 尚穆根:不得用于政治或选举目的
种族与宗教是我国立国基石 尚穆根:不得用于政治或选举目的

“这不仅是一句政治口号。我们的建国领导人采取了系统性措施,建设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新加坡,并将‘多元团结、公正与平等’原则载入国家信约。”

尚穆根指出,新加坡选择的道路充满挑战与政治风险,这不仅是建国初期的艰难抉择,更是一项持续至今的努力。

若只图政治便利,政府当时完全可以顺应华族作为多数族群的意愿,把华语定为唯一官方语言,但建国领袖选择“更艰难、更理想主义”,在当时被视为“政治上愚不可及”的道路,坚持以更广泛的国家认同来克服人类根深蒂固的族群本能与情绪。

我国维持种族与宗教和谐的两大关键方针,是以健全法律框架防止分化与仇恨言论,并由政府积极推动族群交流与融合,强化社会理解与凝聚力。这些年的努力让新加坡在种族和宗教和谐方面,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尚穆根说,行动党作为执政党,也一直承担着抵制族群政治的政治代价。“其实保持沉默更容易,但为了国家利益,今天这份声明必须发表。”

但他提醒,这种局面并非永久不变。若未来政治领袖看到身份政治越来越受欢迎,可能会在压力与诱惑下效仿,而那将是一条“走向毁灭的不归路”,正如许多国家一样。在这样情况下,我国多数政党将转向争取华族选票,感受到挤压和被边缘化的,则会是少数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