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赚取快钱向不法分子提供SIM卡或Singpass资料,一旦被查获,将面对鞭刑。
与协助转移赃款的钱骡相同,提供SIM卡和Singpass资料给不法分子进行诈骗者,落网定罪后可被判最多12下鞭刑。至于诈骗罪犯、团伙成员及招募者,罪责更重,将面对至少六下、最多24下的强制鞭刑。
《刑事法(杂项修正)法案》星期二(10月14日)在国会由外交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提呈一读,旨在修订和更新我国刑法。
本地诈骗罪案情势仍严峻,去年受骗金额创新高,同比增加七成至11亿元;仅今年首八个月,诈骗损失已约6亿元。
时任内政部政务部长孙雪玲今年3月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内政部开支预算时重申,政府将进一步强化反诈措施、法规及教育,并考虑将部分涉及诈骗的罪行纳入鞭刑范围。
内政部这次拟议修法加重刑罚,以防堵和打击此类罪案。鉴于部分诈欺案件(即传统诈骗)性质严重,法案也引入酌情鞭刑,赋予法庭更大判刑灵活性,严重案情可判处鞭刑。目前,根据刑事法典第420节条文,若诈欺罪名成立,可面对最长10年监禁和罚款。
修法也针对新兴犯罪趋势与科技发展作出调整,并强化弱势受害者的保护,重点包括:
■修订与猥亵物品、未成年人性诱导、私密影像及虐待材料相关性罪行,应对科技发展;
■加重导致或纵容弱势受害者致死的刑罚;
■防范针对公务员的虚假指控及恶意公开公务员隐私(doxxing);
■修订部分罪行的鞭刑规定,包括为诈骗及相关罪行引入鞭刑;
■确保国家法院或高庭审理的青少年罪犯案件,可判处足够刑罚(如监禁);
■更新贵金属员工及交易商的法定义务。
政府拟取消22项罪行的鞭刑,或将强制性鞭刑改为酌情,主要考量包括罪行是否仍受社会关注、是否造成实际伤害或仅属预备行为,以及其他刑罚是否足以发挥阻吓作用,并与罪行的严重性相称。
政府也严厉打击建立或管理传播淫秽内容的网络社群,这类罪犯一旦被抓获,将被强制判处监禁,最长可达五年;若传播内容涉及未成年人,刑罚更严,刑期可长达七年并可另加罚款。
大范围传播淫秽内容者,可判最长两年监禁、罚款,或两者兼施;若内容涉及18岁以下未成年人,则最长四年强制监禁,并可罚款。
政府强调,不可接受针对公务员或公共服务人员的骚扰。恶意公开隐私可能妨碍或阻止他们履行职责;若伴随虚假指控,还可能逐步削弱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
修正案强化保护措施:一是取消恶意公开隐私罪须证明受害者遭骚扰的规定——只要有骚扰意图,即构成犯罪;二是新增“恶意公开隐私伴随虚假指控”罪——若明知或应知陈述虚假,且意图阻止或妨碍公务员执行公务,可处最长三年监禁、罚款1万元,或两者兼施。
内政部说,政府会定期检讨并更新刑事法律,确保法律有效、公平,能应对新兴犯罪挑战。“我们致力维护新加坡安全与稳定,让公众对刑事司法体系保持信心,同时确保罪犯无法逃避追究,并受到应有阻吓。”
修正法案预计11月提呈二读。这是延续2019年及2021年的修订,当时的修订包括加强弱势受害者保护、引入新罪行及调整现有罪行范围和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