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花园向东帝汶赠送超过500颗种子,涵盖四个植物品种,协助东帝汶重新造林。这些植物不仅能提供木材,还能通过改善土壤质量,支持生态恢复。

这四个品种分别是:伞花假木豆(Dendrolobium umbellatum)、项链豆属植物(Cathormion moniliforme),以及金合欢属灌木(Acacia oraria)、太平洋铁木(Intsia bijuga)。

据滨海湾花园透露,前三个品种有快速生长和固氮能力,能显著改善土壤质量;太平洋铁木则可提供木材。

在谅解备忘录的合作框架下,滨海湾花园与东帝汶将就植物品种加强交流。滨海湾花园团队也在上星期五(10月17日)前往东帝汶毛巴拉(Maubara)的政府永久苗圃,将这批种子交到了东帝汶重新造林部门负责人罗哈里奥(Adelino Rojario)手中。

据罗哈里奥向随行的新加坡媒体介绍,东帝汶全国有13个苗圃,毛巴拉的政府永久苗圃中心是其中之一,占地面积4.5公顷,有约35个植物品种。苗圃分为四个区块,每个区块每年可培育约6万2000株幼苗。

延伸阅读

滨海东花园未来三年 种植东帝汶红树林品种
滨海东花园未来三年 种植东帝汶红树林品种
借鉴东帝汶模式 滨海东花园将邀200名公众共同打造红树林
借鉴东帝汶模式 滨海东花园将邀200名公众共同打造红树林

这些幼苗通常长到六至九个月大后,分发至全国各地的社区、造林项目和城市绿化计划中。其中九成幼苗会分配给社区,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绿化工作;余下一成则由政府负责种植,用于重新造林项目。

东帝汶预算不足难造林 我国赠种子提供实质助力

今年8月,滨海湾花园在考察时,送了约100颗伞花假木豆种子给毛巴拉的政府永久苗圃。罗哈里奥说,这些种子已在9月播种,预计到了12月,苗木可能长至50厘米高,随后种入土里。未来三年至五年内,这些树木有望长至三米至四米高,为东帝汶的重新造林工作提供实质支持。

东帝汶国土面积约为1万4000平方公里,其中约60%为森林区域。然而,由于森林火灾、刀耕火种、住宅发展和道路建设等原因,每年约流失1.7%的森林面积。

罗哈里奥说,东帝汶政府的目标是每年种植100万棵树,但预算不足成了一大挑战。例如,去年东帝汶共培育了40万株苗木,而今年仅培育了20万株,具体数量则取决于年度预算的批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