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平台竟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贩卖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局日前展开稽查行动,查获在线上贩卖的16只野生动物。

公园局10月9日展开的执法行动,锁定通过Telegram等在线平台贩卖野生动物的个人,突击了六个地点。涉及贩卖行为的个人正接受当局问话,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查获的野生动物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简称CITES)列明的濒危物种,例如黄头日守宫(yellow-headed day gecko)、豹纹陆龟(Leopard tortoise)、棘尾巨蜥(spiny-tailed monitor)和阿根廷黑白泰加蜥(Argentine black and white tegu)。

这些动物目前在公园局的野生动物康复中心内,接受照护。

公园局星期一(20日)发文告说,上述执法行动配合边境的监测行动,打击线上及线下市场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通过定期监测和具针对性的行动,公园局可确保各方违法者都被绳之以法。

延伸阅读

博士生组屋繁殖布偶猫 挂领养名卖猫
博士生组屋繁殖布偶猫 挂领养名卖猫
偷养七只松狮蜥 男子图卖被逮
偷养七只松狮蜥 男子图卖被逮

新加坡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签约国,积极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保护濒危动物。公园局和移民与关卡局的数据显示,新加坡去年破获42起动物走私案,高于前年的35起和2022年的34起。

截查走私犀牛角 我国政府部门获联合国环境署表彰

2022年10月,新加坡樟宜机场的保安和公园局属下的K9小组,截查到20个重逾34公斤、市价约120万新元的犀牛角。走私客来自南非,目的地为老挝,在新加坡过境时被拦截;男子过后被我国法庭判处坐牢24个月

公园局、新加坡警察部队的商业事务局,以及总检察署,联手南非警察部破获的这起跨国走私案,是本地迄今查获最多犀牛角的走私案。

这项跨部门合作执法案例,上星期五(17日)为公园局、商业事务局和总检察署,赢得联合国环境署协调颁发的“亚洲环境执法卓越奖”。

国家发展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指出,奖项荣誉肯定了公园局为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作出的坚定承诺。

他说:“违法男子被成功定罪,入狱两年,是新加坡迄今为止,对涉及走私野生动物身体部位的案件所判处的最高刑罚。这凸显了在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方面,采取全政府(whole-of-Government)协作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公园局提醒,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对动物福利和公共卫生都构成严重风险,因为走私的动物可能带有可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的疾病。

公园局强调,宠物主人、商家和公众绝不能助长对非法进口动物的需求。公众应从动物福利组织领养宠物,或从持有执照的宠物店购买宠物,并且避免从社交媒体平台或线上平台等无牌管道购买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