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拔医院辟设年长患者急诊护理区,让虚弱或需要观察的年长者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受照护,也提升医护团队对老年患者的专业应对能力,并且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这是本地医院因应人口老龄化而推出的创举。

邱德拔医院从今年4月起,用三个月将一处急诊观察区改建成年长患者急诊护理区(Ger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Responsive Engagement,简称GEM CARE)。这个护理区从7月试运行至今,每天接收约五名需进一步观察的急诊年长病患。

邱德拔医院老年医学部高级顾问医生罗卫和说:“急诊科每天有25%至30%的病患是虚弱的年长者,他们往往有不止一种疾病。年长患者急诊护理区让我们可以好好观察他们的病情,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全面运作后 每年可服务1000多急诊科年长病患

护理区全面投入运作后,预计每年可服务1000多名急诊科年长病患,比目前提升六成以上。有了这个护理区,虚弱且需要观察的年长病患就可单独接受治疗,而不会和较年轻的病患在一起。  

为支持新计划,医院除了让30名护士接受老年医学与慈怀专业培训,也安排有经验的物理治疗师协助病患康复。

延伸阅读

兀兰医疗园启用后 邱德拔医院病床等候时间减半至3.1小时
兀兰医疗园启用后 邱德拔医院病床等候时间减半至3.1小时
邱德拔医院试行智能纸尿片 减少中风卧床病人皮炎问题
邱德拔医院试行智能纸尿片 减少中风卧床病人皮炎问题

邱德拔医院急诊部高级护士陈欣仪(28岁)在医院工作了五年,是30名接受专门培训的护士之一。她告诉《联合早报》,她平均每天在年长患者急诊护理区为五六名年长病患服务。

“照顾急诊科年长病患的一大挑战是,要在有限时间内向年长者或者他们的家属清楚解释病情的方方面面。有了新的护理区,我们就有更多时间个别向他们说明。”

邱德拔医院星期一(10月27日)邀请媒体参观新护理区。据记者观察,在年长患者求诊等候期间,护士会鼓励他们坐起身来,做简单运动,活动筋骨,或者带领他们玩记忆力游戏。

邱德拔医院急诊部高级护士陈欣仪利用病患候诊时间,引导他们做运动。(邝启聪摄)
邱德拔医院急诊部高级护士陈欣仪利用病患候诊时间,引导他们做运动。(邝启聪摄)

新护理区的环境设计处处体现贴心。不同于一般急诊室的通亮、嘈杂与拥挤,这里的墙面绘有蓝天与树木图案,可让人放松心情,厕所也有安全扶手与淋浴座椅。

邱德拔医院年长患者急诊护理区里的厕所,有安全扶手与淋浴座椅,确保年长者安全。(邝启聪摄)
邱德拔医院年长患者急诊护理区里的厕所,有安全扶手与淋浴座椅,确保年长者安全。(邝启聪摄)

护理区的六张病床都配备防跌感应装置,每张病床旁还为家属和看护者放了座椅,方便陪伴与照护。这里的灯光也具备多种调节模式,以符合年长者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入口旁边设了一个“怀旧角落”,摆放着扇子、算盘等老年人熟悉的老物件,可发挥疗愈作用。

86岁的杨淑卿曾在这个急诊护理区接受治疗。今年7月23日,她在义顺组屋家中感到眩晕,被送入邱德拔医院。她先在新护理区住了一个晚上接受检查,然后转到常规病房。

她用华语夹杂着潮州话告诉记者:“这个新地方比冠病疫情期间拥挤的急诊科条件好多了,护士很关心我,住院很顺利。”

新加坡预计明年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的公民,将占公民人口的21%或更多。这意味着,本地将有越来越多像杨淑卿这样的年长者需要医疗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