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掌握舞狮和打鼓技巧,短短六个星期的训练恐怕并不足够,但在科技的辅助下,年长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逐渐熟悉并掌握舞狮、打鼓、敲锣等基本技能,最终呈献出更娴熟的舞狮表演。

本地一家社会企业Inheritage推出“游戏化舞狮”(gamified lion dance),帮助年长者享受舞狮乐趣,丰富生活体验。创办人黄钰清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这项创新的核心理念正是通过科技手段,让年长者在练习打拍子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并掌握舞狮的基本技能。

专门设计网站界面 让年长者配合设备练习

通过专门设计的网站界面,年长者可以学习擂鼓、七星、菊花等基本鼓点,并配合设备进行练习和演奏。屏幕上会显示颜色节奏提示,年长者只需根据提示敲打相应的鼓点即可完成演奏。

演奏的乐器设计简洁直观,与电脑相连,操作起来能模拟真实演奏的体验:双手各持鼓槌,敲击三块板即可对应鼓的左、中、右三部分;击打特定的板可以模拟锣的节奏;绑上特制带子后,则可模拟敲钹的动作。

与此同时,界面上还会同步展示舞狮头的动作示范。年长者可以手持呼啦圈模仿舞狮动作,逐步学习技巧,循序渐进地掌握舞狮的基本要领。

延伸阅读

450名活跃乐龄齐聚淡滨尼 拉密牌竞赛以智会友
450名活跃乐龄齐聚淡滨尼 拉密牌竞赛以智会友
舞动身心减疼痛 跨世代舞蹈计划疗愈年长者
舞动身心减疼痛 跨世代舞蹈计划疗愈年长者
黄钰清(右二)说,她提出“游戏化舞狮”的构想,是希望通过低成本和易于推广的方式,吸引社会服务机构参与。(邝启聪摄)
黄钰清(右二)说,她提出“游戏化舞狮”的构想,是希望通过低成本和易于推广的方式,吸引社会服务机构参与。(邝启聪摄)

黄钰清说,这一创意其实是基于此前为年长者推出的一项舞狮项目。去年,她创立的另一家文化企业Bridging Generations获得了连氏基金会的赞助,展开了一项为期六周的试点项目,打造了名为“欢银舞狮”的乐龄醒狮团。飞跃家庭服务中心的20多名年长者经过近两个月的集训后,成功完成了他们的舞狮首秀。

黄钰清坦言,活动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然而,她也指出,在短短六个星期内让年长者完成表演,离不开团队投入的大量人力资源,那时大约五人到七人参与教学和后勤支持,且绝大部分成员都具备舞狮和教学经验。

此外,包括物流、人力及舞狮设备在内的各项开支总计可能达到五位数。这样的规模不仅难以持续,活跃乐龄中心也可能因成本问题而难以长期采用。

“游戏化舞狮”成本低易于推广

为此,她提出了“游戏化舞狮”的构想,希望通过低成本和易于推广的方式,吸引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在这个新项目中,她将为活跃乐龄中心的部分年长者和员工提供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能。随后,这些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回到各自的中心,将所学传授给更多人,从而让更多年长者体验舞狮的乐趣。

黄钰清说:“那时候主要是得益于连氏基金会的赞助,我才能够投入更多人力。但后来项目推进变得困难,因为没有机构愿意买单。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电子化来节省人力和成本。电子化能让教学更加统一,毕竟传统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的能力。”

她指出,这个项目是在今年3月底左右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机构转型津贴(Organisation Transformation Grant)后,与本地初创公司合作开发。现阶段,它也获得国大企业机构(NUS Enterprise)及社企raiSE Singapore的支持。

黄钰清说,接下来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希望能有至少三家活跃乐龄中心愿意付费采纳这项创新,在明年立春的时候让年长者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