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起,新加坡将正式让三家业者在我国港口供应甲醇作为船用燃料,为船舶提供更清洁的选择。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星期一(11月24日)发文告宣布,明年1月1日颁发甲醇燃料加注执照给三家公司。它们是:环球能源贸易(Global Energy Trading)、Golden Island,以及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新加坡公司(PetroChina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当局说,这一步有助于我国发展甲醇(methanol)加注,也推动新加坡成为可持续燃料加注中心的愿景。
海事局今年3月开放甲醇加注执照申请,旨在建立完善、可靠的供应模式,以满足船主对替代燃料的需求,同时确保使用过程安全、高效。当局共收到13份申请。
三家获选公司都通过当局的一系列评估,评估项目包括供应链可靠性、营运准备情况、安全系统,以及甲醇的可持续认证。
《联合早报》就三家公司的后续计划提问。环球能源贸易发言人受询时说,公司接下来会物色合作伙伴,尤其是绿色甲醇的生产商,以巩固货源,确保未来能稳定供应这类燃料。公司明年也会接收两艘高规格的不锈钢化学品油轮,用于在新加坡港口提供加注服务。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新加坡公司回应说,目前暂无进一步消息可透露;Golden Island在截稿前则未回复。
执照为期五年 海事局将持续观察和调整执照框架
执照明年1月1日生效,至2030年12月31日届满。海事局说,执照为期五年,能让业者在市场起步阶段有足够时间提升能力、强化供应链并投入初期建设。当局也会继续根据日后运营经验、技术发展和国际标准调整执照框架,确保制度能回应市场需求,与全球发展保持一致。
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燃料加注港口之一。目前,我国提供的加注燃料包括:主流0.5%低硫燃料油(VLSFO)、高硫船用燃料(MFO)、船用柴油,以及替代燃料——生物燃料混合物和液化天然气。
海事局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去年的替代燃料销量,首次突破100万公吨,达到134万公吨,同比倍增。其中,生物燃料混合物88万公吨,液化天然气46万公吨。
甲醇和氨(ammonia)被看好是未来的船用替代燃料,不仅能大幅降低排放,成本也有望随时间降低,帮助航运业转向减碳。基于这些优势,我国正积极推动甲醇和氨的加注能力,布局未来清洁燃料的供应网络。
今年3月,海事局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联合发布“甲醇加注技术参考129”(Technical Reference 129 on Methanol Bunkering,简称TR 129),为甲醇的使用提供操作框架,确保甲醇加注过程安全、精确及合规。
框架规定甲醇加注作业中安全处理、转移和测量的各项要求,包括从加注船输送至接收船舶的运营和安全要求、明确船员培训和能力框架,也包括在使用质量流量计(MFM)方面的指导,以确保加注作业准确性等。
去年3月,一艘本地注册的船舶成功在新加坡港添加液态氨作为船用燃料,成为全球首艘双燃料氨动力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