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将派出有史以来最多健儿参加在泰国举行的第33届东南亚运动会,当中来自新加坡体校的运动员也突破新高,会有128名体校学生和校友亮相。

体校星期三(11月12日)在校内举办欢送仪式,为即将出战的运动员加油打气。三名首次参赛的年轻运动员林佳蒽、罗钰琴和陈盈彤接受《联合早报》采访,谈到自己如何抓住机会、在新环境中迅速适应和转项中突破自我。

由于泰国东运会在短道速滑项目最后关头调整参赛年龄,17岁的罗钰琴得以搭上末班车,她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资格赛,并随后获得东运会参赛权。

她说:“当我知道这件事后我很开心,这让我可以获得难得的机会参加东运会。虽然当时没有太多时间准备,还得同时面对考试,但在家人、教练和老师的支持下我还是达成了目标。”

本地没有冰场,罗钰琴只能在陆地上加强锻炼,她每年会到韩国训练两次,从11岁首次接触短道速滑开始,便立志要代表新加坡参加比赛。

延伸阅读

我国跳水队派六将征战泰国东运 有信心再夺牌
我国跳水队派六将征战泰国东运 有信心再夺牌
14年磨一剑 我国举重队再战东运会瞄准奖牌
14年磨一剑 我国举重队再战东运会瞄准奖牌

罗钰琴星期四(13日)晚上会和一名没参加东运会的队友前往韩国训练,然后在12月初回国,再与国家队汇合前往曼谷参加集训。

对于东运会目标,罗钰琴说:“我只参加团体项目,希望到时候能与队友站上领奖台。”

转来体校不到半年 陈盈彤:和同学目标一致

今年6月才转校来体校,田径选手陈盈彤在短时间内融入新环境,盼能在来临东运会与队友在女子4X100米接力刷新全国纪录,如果能获得奖牌会更好。

16岁的陈盈彤说:“体校能完成我的梦想,也能平衡学业和体育。我之前的学校都是以学业为主,没有人在意体育,当时我觉得挺孤单的。当我来到体校,我们的梦想和目标都相似,我感觉自己获得更多支持。”

来到体校后,陈盈彤在通勤上遇到小挑战,从学校去训练场地单程得用时一个多小时。但这也让她更懂得如何善用时间,比如会在公共交通上复习。

在一次体校开放日尝试击剑后,18岁的林佳蒽决定从篮球转项击剑,身为佩剑手的她这次会参加佩剑团体项目。

小学先接触篮球数年,在中一才开始击剑的她说:“篮球是团体项目,可以依靠队友。当我转向击剑时,我意识到很多情况下我只能依靠我自己。所以我从击剑中学到,我只能靠我自己的实力,别人的表现不会影响我自己。”

我国健儿在体校欢送仪式上宣读运动员誓词。(海峡时报)
我国健儿在体校欢送仪式上宣读运动员誓词。(海峡时报)

出席欢送仪式的嘉宾是东运会代表团团长兼全国奥理会副主席廖振兴,他在致辞中说:“过去二十多年里,体校一直是我国体育体系的基石之一,培养无数年轻的体育人才,塑造无数冠军。不仅传授他们追求卓越的技能,更灌输让他们能够坚毅前行的价值观。

“今天在座的许多运动员,都是从体校的跑道、操场、体育馆,甚至是课堂开始他们的旅程。正是在那里,他们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业与训练,如何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保持谦逊、踏实与自律。

“对于即将出征东运会的运动员们,请记得你们是团队的一部分。你们不仅代表自己的项目,更代表整个新加坡国家队的大家庭。你们所展现的,是新加坡坚韧、团结与奋发不屈的精神。”

泰国东运会于12月9日至20日进行,我国一共有930名选手出战48个运动项目,其中551名为新秀,比赛将在曼谷、春武里和宋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