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住进可以随时用热水的公寓。”
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却是88岁的半地下房独居户安淑子奶奶未曾享受过的生活。
韩国首都圈上月初连日暴雨,降雨量创下当地有气象观测11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造成至少14人死亡,其中四人是半地下房居民,因为雨水迅速通过比路面高不了多少的外窗倒灌进屋内,巨大的水压让房门难以往外开,住户就这么活活淹死。这起灾难,使半地下房群体的境况继2019年奥斯卡得奖影片《寄生上流》掀起的热潮后,再次受到公众关注。
本期《世界大解说》,《联合早报》首尔通讯员姜贵瑛走入首尔江南区逸院洞的半地下房(韩语:반지하,英语:Banjiha),亲访两户人家,了解他们的居住环境与生存状况。
视频内容
00:33 首尔暴雨冲击半地下房居民《寄生上流》情节现实中重现 Banjiha flooding in Seoul storm, recreation of “Parasite” in reality
02:23 住霉味房的大叔:每天日照只有30分钟 想搬家 但是没有钱 Ajusshi in musty banjiha with only 30 minutes of daylight: no money to move out
04:35 什么是半地下房?What is a banjiha?
05:17 半地下房的由来与兴起 The origin and rise of banjiha
07:14 88岁独居奶奶:想住进随时能用热水的公寓 88-year-old Ajumma living alone: wishes to live in an apartment with constant hot water
09:53 新加坡留学生的半地下房租住经历 A Singaporean student shares her banjiha experience
11:27 禁止半地下房住人可行吗?政府该如何缓解居民当下困境?Is the ban on banjiha homes feasible?
安淑子奶奶来自距离首尔大约两个半小时车程的庆尚北道荣州。30多年前为了照顾独子搬来首尔。丈夫和儿子离世后,媳妇与孙儿不再联系,靠着妹妹借钱和个人毕生积蓄,勉强凑齐4500万韩元(约4万5700新元)的住房押金,蜗居在18平方米大的半地下房,靠着每月大约620新元的基础生活保障金度日。

半地下房生活的不便体现在方方面面。水压不足导致奶奶常常等不到热水洗澡,洗衣机经常启动不了,奶奶只好手洗衣服;衣服在缺少阳光又不甚通风的室内阴干,放久了会发霉;房间阴暗得终日开灯;为了防止污水倒灌,马桶得设在全屋最高处,每天上个厕所都得爬上好几级梯阶,让老奶奶日常生活应付得吃力。
她余生最大的心愿,是搬进类似新加坡租赁租屋的韩国公租房。奈何公租房供给远不及需求,愿望迟迟未能实现。
另一名半地下房住户李玉荣大叔(66岁,零工)在暴雨过去三周后,仍在清理遭雨水浸泡的小房子。记者一进门,浓烈的霉味扑鼻而来。

舀出一度来到脚踝处的积水后,地板还没干透,即使铺上报纸吸湿,屋内潮气迟迟不能散去,家具无法搬回原位。以至于在35度的夏天,也得全天开着暖气。
房子唯一的外窗紧靠建筑的外墙,采光严重不足,阳光每天照进房子的时间不足30分钟。夏天室内温度太高,李玉荣装上冷气后,外窗更是无法打开,加剧了室内通风不良的情况,霉斑处处。
他无奈说道:“我想搬家,就是没有钱。”
《世界大解说》也找来了曾入住半地下房五个月的新加坡人郭颖轩,当年赴韩留学,为了体验韩国人的生活,选择住进半地下房。这段住宿体验,给她留下多少回忆与冲击?如果再有机会,她愿不愿意再住一回?

8月豪雨酿成半地下房惨剧后,首尔市政府宣布,今后发放建筑许可时,将全面禁止地下和半地下房作居住用途。政府将给予10年到20年的缓冲期,制定鼓励措施,让屋主把现有半地下设施转为仓库、停车场等非居住用途,还要协助现有半地下房住户搬到公租房。
半地下房是韩国一种特殊房型,但它究竟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多有多少人居住,他们又是谁?今后禁止半地下房住人,这个政策究竟可行吗?又有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手段,可以改善半地下房住户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安全系数?本期《世界大解说》带你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