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法新电)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正着手展开初步作业,计划兴建自10多年前福岛核灾难以来全国首座新核反应堆,标志着日本核能政策迈出关键一步。

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啸引发堆芯熔毁事故,导致日本全面关闭核反应堆,民间对核能安全的忧虑骤升。但日本政府始终坚持将核电视为稳定、清洁的能源来源,认为这对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14年过去,尽管日本公众对核能的疑虑尚未完全消除,但民调显示,这种不安情绪正逐步缓解,多个反应堆也已陆续重启。

关西电力公司社长森望周二(7月2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公司将启动地质勘查,以评估建设美滨核电站后续机组的可能性。这个项目原定于2011年前推进,后因福岛事故而搁置。

森望指出,日本自然资源有限,未来核能仍发挥重要作用。但他也坦言,目前尚无法确定新机组的建设时间表。

延伸阅读

日本出台新能源政策重视核能发电
日本出台新能源政策重视核能发电
越南俄罗斯签署核能合作协议
越南俄罗斯签署核能合作协议

福岛事故发生后,关西电力暂停了美滨三座反应堆之一的替代计划,并于2015年停止运营其中两座已超过50年的机组。第三座将近50年的反应堆仍在运营。

日媒报道,新反应堆建造成本或高达1万亿日元(约87亿新元),预计需时最长可达20年方能投入运营。

包括大企业在内的产业界亦普遍支持政府推动核电重启,因为日本在发展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方面对电力需求将持续攀升。